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清明时节,追思悠悠。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联合现代快报组织“江南燕·小记者百馆行”开展“清明寄思 致敬英烈”系列主题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滋养学子心灵,用实际行动致敬革命英烈,凝聚奋进力量。
一堂送教上门的思政课
4月3日,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联合现代快报邀请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方老师走进新北区魏村中学,为学生们带来以《瞿秋白: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为主题的党史专题讲座。
成方老师以“少年苦读觅渡”“寻求光明之路”“探索革命道路”“领导左翼文化”“苏区最后斗争”“精神永垂不朽”6个部分,全面展现了瞿秋白从热血少年到革命先驱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引发了学生们的深刻思考与强烈共鸣。课程最后,成方老师总结道:“今年是瞿秋白牺牲90周年,瞿秋白的精神不仅属于历史,更照亮未来。”他号召同学们以瞿秋白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做有信仰、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学生们纷纷表示:“他的牺牲不是终点,而是信仰的接力”“这堂课让我明白,读书不仅为个人前途,更要为民族复兴‘觅渡’”。
一场追思英烈的祭扫仪式
4月4日上午,“江南燕·小记者百馆行”走进武进革命烈士陵园,小记者们以沉浸式思政课的形式追忆峥嵘岁月,致敬不朽英魂。
上午8时30分,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祭扫仪式拉开帷幕。小记者们手持菊花,列队肃立于烈士纪念碑前高唱国歌,花瓣在阳光下晶莹闪烁,恍若岁月长河中永不褪色的赤诚。国歌播放结束,两名小记者代表缓步上前,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寄托对先烈们的无限哀思。花圈安放完毕,全场肃然,全体小记者以及家长垂首默哀三分钟,向革命英烈致以最深切的哀思。这一刻,风声低吟,松柏静立,唯有无声的追思在心头激荡——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和平与繁荣,在这一刻化作最深沉的精神共鸣。
一次烈士纪念馆的参观活动
祭扫仪式结束后,小记者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踏入了庄严的武进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下,分别参观了“长夜星光”“御侮火光”“破晓曙光”“续写荣光”四大主题展区,展柜中泛黄的家书、磨损的军装、锈蚀的冲锋号......每一件展品都在无声讲述着烽火岁月的壮烈。小记者们在这场沉浸式思政教育中,深刻感受到了董亦湘“以笔为枪的理论坚守”、陈巷战役“寸土必争的民族气节”、恽雨棠和李文夫妇“向死而生的忠诚抉择”,并将这些崇高的革命精神共同构筑起“何以青春”“何以信仰”的答案,更加坚定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浩然英雄气,激荡天地间。缅怀是为了更好的纪念。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本次“清明寄思 致敬英烈”系列主题活动通过送教上门、仪式教育、实境课堂等形式,将红色场馆转化为育人阵地,引导青少年在致敬英烈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力量。下一步,“江南燕·小记者百馆行——行走的思政课堂”还将继续组织小记者们走进常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革命旧址等百所场馆,通过红色场馆打卡、入团入队式、“红领巾”讲解、专家学者讲座、红色趣味手工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追寻红色记忆,学习英烈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