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巨匠华罗庚
陈娜
华罗庚,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苏金坛,在国际数学界享有盛誉,为中国当代数学发展及其应用作出重大贡献。
华罗庚在工作中
1922年秋,华罗庚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中,其数学才能被老师王维克发现,并予以培养。1925年夏,华罗庚以优异成绩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后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小时以上。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30年春,他的学术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引起了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高度重视,邀请他到清华大学工作。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下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抗战胜利后,华罗庚先后赴苏联、美国进行学术交流、讲学等,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他放弃终身教授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中科院数学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等,投身我国数学科学研究事业。他在多复变函数、数论、代数及应用数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果,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算子与方法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还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致力于数学为国民经济服务。从1960年起,华罗庚开始在工农业生产中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足迹遍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
自1950年从美国回到祖国后,华罗庚一直有个心愿:就是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63年向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党组织递交第一封入党申请书开始,华罗庚入党信念坚定不移,数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1979年6月13日,华罗庚终于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的人生夙愿。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实践了自己“工作到最后一分钟”的真诚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