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中合资友谊纺织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汪旭东 吕洪涛
坦中合资友谊纺织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坦桑尼亚国营企业友谊纺织厂。1964年4月,中国与坦桑尼亚建交,中国政府启动对坦桑尼亚的经济援助,该厂便是援建项目之一。建成后,该厂由坦桑尼亚经营,经历了繁荣和亏损,至1992年,由于经营不善被迫停产。此后,中方多次应坦桑尼亚政府的请求给予积极援助。
图为坦中合资友谊纺织有限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初,常州是全国著名的纺织工业城市和全国纺织行业的标杆,国家外经贸部便把坦桑尼亚友谊纺织厂经援技改项目交给了常州。从1993年到1995年,常州蝶球纺织印染集团具体负责实施该厂纺部的全面改造和织部的部分改造任务,但收效仍然甚微。
1995年,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访问坦桑尼亚时,考察了坦桑尼亚友谊纺织厂,与坦桑尼亚政府就友谊纺织厂的未来发展达成共识,并明确由常州代表中方负责实施合资项目。
该项目是当时我国最大的援外合资合作项目,任务艰巨可想而知。常州接到任务后积极准备,1996年3月,以副市长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赴坦桑尼亚洽谈。此后,常州派出人员先后参与合资谈判,着力解决股份占比、债务化解、贷款资金等问题。9月至10月,先后有20多名常州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前往坦桑尼亚友谊纺织厂,设立办事处,进行公司改革、技术改造。他们克服艰苦条件,按时完成了试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1997年4月1日,中坦合资企业坦中友谊纺织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开业,投资总额为2916.2万美元,注册资本1712.8万美元,其中中方占51%,外方占49%,主要生产经营和销售各类棉纺织品、印染产品。
企业克服缺水断电和机器设备老化等困难,顺利实现扭亏为盈,成为坦桑尼亚排名前三的纳税大户,其生产的产品“乌拉菲克”(意为“友谊”)牌印花布再次出现在坦桑尼亚国际贸易节“撒巴撒巴”上,引起非洲各国商人的关注。
在援建过程中,常州纺织人以“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觉悟和“敢为天下先”的决心探索中国的经援改革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