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征编的《口述常州》第7辑由凤凰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收录27篇文章,17万字,随文图照33张。
本辑《口述常州》内容涵盖了包括机关干部、新闻工作者、学者以及普通从业者等在内的各个行业,通过他们每个个体的回忆和讲述,呈现了一段段属于这个城市的记忆。全书分设六类:经济发展类,作者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常州市劳服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促进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有力地保障了社会安定;解码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常州成为全国住宅小区建设的“常州模式”背后的故事。学校生活类,无论是回忆1977年恢复高考后参加考试的经历,或是回忆在新华夜校求学、在芳晖女中执教的经历,展现了一代人孜孜不倦、好学上进的求学精神。文艺创作类,作者回忆了1990年常州的诗人多方筹措在青龙成功举办一场全国性诗会,盛况空前,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回忆了阿甲早期的传奇艺术之路,展现了一代名角阿甲的成长经历。商业回忆类,采访了常州老店盛兴面馆、常州双桂坊豆腐汤店的经营者,展现了这寻常的小本经营背后的工匠精神。还有回忆瞿秋白故居、天宁寺筹建、修复的经历,参加汶川抗震救灾的过程等。这些讲述既翔实记载了常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决策、重要事件背后的精彩故事和历史经验,也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映射出社会历史的变革发展,抢抓了第一手资料的深度挖掘和保存。
《口述常州》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努力拓展组稿渠道,提高稿源质量,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地挖掘历史记忆,进一步积累并开拓文史研究资源,逐步建立起常州社会历史记忆库,为常州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