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智慧方志馆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龙城影像 >> 图说常州 >> 内容
史说常州改革开放40年/常州高新区一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创业史
发布日期:2018-11-16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常州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11月,是全国首批52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18年正值高新区建区26周年。26年来,常州国家高新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历经风雨,迅速成长壮大,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上勇挑大梁,建功立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常州高新区这26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实实在在地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同时,高新区还承担着为常州发展先行先试、率先探路的历史使命,作为整个常州转型发展的样本和缩影,高新区的成长经验和探索创新,对常州其他区域下一步的转型升级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美丽的常州高新区▲

26年来,常州高新区始终强化机遇意识,牢牢顺应和抢抓了历史赋予的五次重大发展机遇。

一是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对外开放重心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转移,特别是苏南全面推进经济国际化的历史性机遇。1990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实施以浦东为龙头、促进长三角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进而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这是扩大改革开放、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的重大部署。常州市委市政府敏锐意识到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不等不靠,果断决策,接轨上海,探索并建立了常州乃至江苏首个开发区雏型——780亩的城北工业村。这一历史决断,直接带动了常州26年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决定了影响常州26年城市形态建设的“向北发展战略”,奠定了常州成功申报并通过第一批设立国家级高新区的坚实基础。

二是1992年,国家掀起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高潮,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决定在智力资源相对密集的大中城市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历史性机遇。1992年小平南巡,推动了以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的国家级高新区建设,这是国家在产业布局和发展载体上主动探索“经济国际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的一次突破性实践。在这一历史机遇面前,常州又一次积极作为、主动争取,在城北工业村基础上,规划5.63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域,与苏州、无锡一起跻身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52个高新区之一。

三是21世纪后,江苏启动以整合全省生产力布局和全省地域整体开发为特征的“四沿(沿江、沿沪宁线、沿陇海线、沿海)开发战略”,特别是重点推动“新一轮沿江开发、建设长江两岸国际制造业聚集带”的历史性机遇。2003年,江苏为拓展和提升全省生产力布局形态,加速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现代制造业为主体、大企业为支柱、现代物流业相配套的“沿江工业走廊”,启动实施了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这是深远影响江苏经济的重大决策,也是江苏在沿江发展的方向、空间、重点等方面实施的一次重大跨越和调整。面对这一机遇,高新区借助两次行政区划调整的空间条件,不失时机地优化形态、调整布局、提升功能,有力推动了开发区由单一形态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高新区贯彻常州“以港兴市、通江连海”的发展战略,先后规划了高新区、新龙区和新港区3个组团,并建立了国家环保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三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电子科技产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特色专题园区和产业基地,开通了海关直通点、常州港一类口岸、出口加工区等重大开放功能。

四是2009年,启动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和江苏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历史性机遇。面对这一突出竞争力、面向创新转型的机遇,高新区围绕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经济转型,实现“二次创业”。高新区建设了光伏、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等4大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引进了大批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同时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五是2015年以来,国家推动“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战略,江苏建设“一中心、一基地”、沿江“只搞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面对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深层次调整,高新区围绕实业立区、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目标,开启了“三次创业”的新征程。近年来,我们明确了“八大产业链”的生产力总体布局,引进了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浙大工研院、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加大了滨江化工园区的腾笼换凤力度、加快了新龙商务城的开发建设,启动了综合港务区的总体规划,正在努力构建以高效政府、尖端人才、高端产业、创新载体、活力社会和宜居城区为主要构成机理的全要素创新生态。

▲创意产业园▲

26年来,常州高新区始终主动适应形势与趋势变化,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及时作出了六次战略思路的调整。

一是贸易带动。设区之初,高新区占地面积仅5.63平方公里,且地处城郊,河道纵横,农田广布,基础设施异常薄弱。在此条件下,高新区确立“以贸兴区”的战略思路,搭建各类商贸载体,做大做强商贸流通,先后规划建设了“千米商贸长街”,建成了长江自由贸易中心、常州农机市场等专业市场。在当时条件下,“以贸兴区”加快了高新区财力集聚、人气提升和形态形成,为高新区长远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

二是工业带动。工业是魂,高新区设区初期,在实施“以贸兴区”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力推进工业招商,提出了“四个无论”即:无论全民集体、私营企业,无论外资、内资,无论科技企业、一般加工企业,无论企事业单位、个人,只要项目适合,都可以参与开发区开发。同时确立了“两个原则上”,即:市各工业主管局、集团公司今后新上项目,原则上放至开发区;城市布局调整从老城区外迁的工厂,原则上放到开发区。“工业带动”思路的确立,使高新区在最初3年实现了工业“洼地起跳”,1995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6亿元,是1992年的3.2倍;3年批准外资企业221家,实现了开发区的实质性启动。

三是区划带动。区划调整,虽是纯粹的行政手段,但却是扩大开发区承载能力、快速提升园区竞争力的直接和有效手段。当工业项目逐步进区、功能建设逐次展开,高新区5.63平方公里的初期规划面积成为了制约全区项目承载与空间布局的突出矛盾,如何实现倍增与跨越,高新区及时把握了两次区划调整的重大机遇。1995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常州新区,开发面积由5.63平方公里扩至116平方公里;2002年4月在建区十周年之际又迎来第二次区划调整机遇,成立新北区,面积再度扩大至439.16平方公里;2015年5月奔牛镇并入高新区,全区面积拓展到509平方公里。经过三次扩容,高新区步入“国际化带动、城市化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四是功能带动。开发区功能建设,直接决定产业层次、空间布局和发展平台,直接决定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和核心竞争力。26年来,高新区始终关注并推动全区的功能建设,确保功能建设满足长远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最初3年,高新区以“国家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双重定位,启动了一批创新载体建设,包括1994年建成的当时在全国规模均为最大的高新科技园和科技创业中心。此后又建成了常州首个万吨级通用码头,并实现长江常州港一类口岸开放;建成常州首家公共保税仓库和常州出口加工区。在园区建设方面,前期建成了滨江工业区、电子产业园、环保产业园、软件园、民营科技工业园、乡镇工业园等专题园区,形成了“多园推进”的园区建设格局;中期培育了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有机化工等支柱产业,深化了“一区三带三园”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近年来突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加快建设光伏、创意、生物医药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园区和产业基地。

五是外向带动。利用外资,不仅是开发区的初衷,也是开发区高位竞争的核心。高新区围绕招商思路与方式的摸索创新,经历了从“全员招商”到“专业招商”、从“单兵出击”到“全方位全天候招商”、从注重“外资数量”到“量质并举、质量优先”、从引进“国际化企业”到培育自己的“国际化跨国企业”的持续转变,实现了实际利用外资的逐年翻番。从1992年至2017年5月,全区累计批准外资企业1641家,协议注册外资170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8亿美元。

六是新城带动。开发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产城融合”。为此,高新区以“国际化、生态化滨江新城”为目标,通过京沪高铁站、机场新航站楼、新龙国际商务城、通江路商业街区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带动,加大了城镇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重点区域的集中发展,提升了全区的综合交通、金融集聚、商业商务、科技研发和公共服务等关键功能,显著改变了高新区的形象和面貌。

▲奔牛港▲

26年来,常州高新区始终坚持务实求进、不断提升,成功实现了综合实力、经济规模、结构层次、发展形态等方面的台阶式跨越。

一是综合实力。地区生产总值从1992年成立时的3.92亿元到2017年的1340.2亿元,是1992年的342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9万元;财政总收入由1992年的0.17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294亿元,年均增长34.8%。地区生产总值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常州市及江苏省平均水平。

二是经济规模。工业总产值从1992年的8.9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3601.7亿元。全区各类市场主体总量突破9万大关,年销售超亿元企业累计329家、超10亿元企业累计35家、超百亿元企业累计3家,纳税超1000万元企业累计213家。全区IPO上市企业累计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50家。

三是层次结构。外向度:1992年,合同利用外资仅0.58亿美元;2017年,完成协议注册外资15.2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1992年,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仅1个,2017年协议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累计达到96个,其中,31家世界500强进区投资43个项目。自营出口1995年为2127万美元,而到2017年自营出口达到773171万美元。科技引领水平:2007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4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7%。而2017年,常州高新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2.6%。服务业水平:1992年服务业增加值仅为0.48亿元,而2017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23.89亿元,占GDP比重达46.5%,年均增速和占比提升幅度均位列全市第一。

四是发展形态。1992年,全区只有规划面积5.6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只有9.29万人;1995年,成立常州新区后,面积扩至116平方公里,包含三井、龙虎塘等3个乡镇,户籍人口达到10.37万人;2002年第二次区划调整成立新北区后,面积达到439.16平方公里,包含6个乡镇3个街道,户籍人口约40万人;2015年奔牛镇并入后,总面积达到50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达到53.90万人。高新区通过26年发展从最初的一片农田变成了今天的一座“一城三区多园”总体空间布局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动、新产业和新空间逐步凸显”的现代化新城区,正日益呈现出强大集聚效应、高地效应和示范效应。

▲常州北站▲

高新区的昨天,是一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创业史。

高新区的今天,是一个补足短板、增创优势的转型期。高新区建区以来的26年,基础很好,优势很大,发展的成就也显著突出,但矛盾也不少。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环境面临“三期叠加”,国际竞争、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机遇挑战并存,甚至挑战大于机遇。

▲中华恐龙园▲

高新区的明天,是一条扎根智造、创新驱动的长征路。常州高新区将始终高举“高新”大旗,牢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光荣使命,把握发展规律、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国家高新区“三次创业”的核心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努力实现“四个跨越”,即从前期探索、自我发展,向肩负起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使命跨越;从立足区域、集约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向面向全球、协同创新的产业组织方式跨越;从要素集中、企业集聚的产业基地,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跨越;从工业经济、产业园区,向知识经济、创新文化和现代生态文明和谐社区、高科技产业增长极跨越。

(周斌  中共常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hangzhoushizhi@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