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君骅,1930出生,常州人。光学领域的知名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1952-1980年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1956-1960年留学苏联,获天文光学专业副博士学位。1980-1993年在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任研究员至退休。
他在留苏期间提出“潘氏法”,用于苏、中两国大望远镜二次凸面副镜的检验。1960年,中苏关系紧张。我国只能自主研制火箭、导弹等先进武器,迫切需要用于靶场测试的大口径光学仪器。他放弃了进修的专业,回到长春光机所,研制航天与国防光学仪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在5年内造出了口径为625mm的大型电影经纬仪;在大口径夜视系统、红外测温仪等设备中创造性地、有效地引入了非球面,大大提高了仪器性能;参与研制了国内最早的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建立了一套光学加工与检验技术,提升了我国大型靶场光学仪器的光学质量。
1977年,我国重新启动因“文化大革命”中断的“2.16米望远镜研制”工程。这成为潘君骅回到天文界,一展所长的机遇。在长春光机所王大珩所长的支持下,他被任命为题目组长,以出差方式参加工作。三年间,他奔波于长春与南京两地,承受着身体的疲惫与精神的压力。1988年,2.16米望远镜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十年最终完成。这是当时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它的投入运行使我国的天文观测走出了银河系,实现了从光度测量到光谱观测的飞跃,成为我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观测的最主要设备。1997年该项目荣获了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主持完成多项科技工程项目,其中“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他退休后返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究中心;2000年在苏州大学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兼职,继续他的应用光学研究。他为航天部508所加工检测“资源一号”卫星的主光学系统,为总参二部设计制造“战场电视侦察镜头”,为不少单位配套研制多套非球面光学系统,为国家863计划担任806专题监理。2003-2004年,他还发现了一个新的望远镜系统——“泛卡塞格林系统”,小口径的可作为科普望远镜,大口径的可应用于专业研究。随着非球面光学技术在现代高科技领域运用愈来愈广,他还将愈行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