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钧,1926年出生,常州人。长期从事植物遗传育种教学及研究工作,其研究涉及植物受精、辐射诱变、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基因组分析等多个领域。在小麦育种、遗传资源发掘、外源抗病基因转育与种质创新等研究中,取得了不少理论意义与应用成效兼备的重要成果,获得国家和部级等多项奖励。他创建了农业部作物细胞遗传重点开放实验室。先后培养50余名研究生,发表论文170余篇,编著4部,为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49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1955年赴苏联留学,获生物科学副博士学位。1980-1981年,以访问教授身份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农学院,在国际小麦细胞遗传学家E.R.Sears和G.Kimber教授实验室合作研究一年。南京农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自1981年起,历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校长等领导职务,现为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
他是“宁麦3号”小麦之父,遗传育种硕果累累。20世纪60年代初,他就开始进行小麦的辐射诱变研究。他和助手们先后选用国内外不同品种的材料开展小麦辐射育种工作,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逐步弄清了最适辐射剂量、照射条件和辐射诱变效应等一系列关键因素,最后成功育出高产小麦新品种——“宁麦3号”(即南农701)。“宁麦3号”在80年代初开始在长江中下游麦区推广,平均年种植面积在300余万亩以上。据不完全统计,1981-1985年间累计种植1500余万亩,增产10亿多斤,创值1.5亿余元。1983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70年代,他开始从小麦的近缘植物中筛选、发掘可用于小麦抗病育种的基因资源。经过20余年的努力,他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簇毛麦”——原产于地中海的二倍体物种,对小麦白粉病具有高度抗性。通过进一步研究,成功定位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Pm2,遂即育成一批高抗白粉病、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新种质。其成果接连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奖。簇毛麦6VS/6AL易位系获得1997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甚至列入国外小麦育种计划。
80年代中期,他发现鹅观草、纤毛鹅观草和大赖草具有高抗赤霉病的特性。通过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已将上述3个物种的抗病基因成功地转入小麦,相继选育出一批抗赤霉病的小麦新种质。同样,也对其抗赤霉病基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染色体定位,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在小麦育种中,他不满足于辐射诱变和远缘杂交两个常规育种法,进而又探索如何引入生物技术。他综合应用染色体分带、非整倍体、同工酶、原位杂交与分子标记技术,创建了完整的新技术体系,可以精确检测小麦的外源染色体与基因。近年,他将DNA分子标记技术成功应用于小麦抗病育种,此举大大拓宽了国内作物育种的道路。
他还是一位农业教育家。从教40余年,他特别善于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授难以理解的内容,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在学术观点上,他尊重科学、服从真理,从不趋炎附势,始终坚持自己的见解。他思想开放,能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特别是向年轻人学习。他先后为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培养17名博士、33名硕士。他们大多成为单位科研骨干,有的已是国内外知名学者、学科带头人、国家攻关项目和“863项目”主持人。
他提出“用人不怕有个性”,始终遵循“知人善任,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在挑选学科带头人时注重德才兼备,考量治学为人的成熟度。他为亲身创建的细胞遗传研究所,培养了一支基础好、学风正、团结精干的学术梯队,荣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优秀实验室。
1981年,他任南京农学院副院长;1983年,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他得以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为祖国的农业发展作贡献。
担任校领导初期,正值南京农学院原址复校,百废待兴,工作千头万绪。他认真细致地领导了校舍、农牧场、试验地的回收与校园的界定等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稳妥地解决了卫岗校区的实验用地,为在原址复校办学奠定了基础。
他能抓大事,并妥善处理学校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重视调动全校各支队伍的积极性,善于同各个层面的人交流对话。他办事公正,平易近人,作风民主,深入实际,重视听取各部门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建设及学校发展的意见,为南农制定出中长期发展规划。他不仅抓办学条件改善,还重视端正办学思想,培养良好的校风,排除各种干扰,全面抓以师资为主的“三支队伍”建设。在他领导南农的10年期间,学校师资由复校初期的394人发展到1991年904人,其中教授104人、副教授2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3人,硕士学位的246人。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均发生巨大变化,为学校后续发展注入了活力。在此期间,学校从11个本科专业发展到20个本科与8个专科专业,拥有17个博士点、32个硕士点、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校本科生约4000人,研究生近500人。这些为南京农业大学进入“211”工程项目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