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宝祺(1935-2001),常州人。航空智能材料与结构测试专家,主持创建了部级重点研究基地——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实验室,撰写了国内第一部论述智能材料与结构理论及应用的专著——《智能材料结构》;拓宽了测试与记忆元件研究领域,研发了弓形应变计、疲劳寿命计等多种新型传感元件;主持完成了“直六”整机结构等多项大型工程应力测试项目。获国家发明奖及其他科技奖共14项;共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160余篇;培养了博士后10名,博士40名。获“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称号。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1952年毕业于常州私立正衡中学,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次年,院系调整转入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学习飞机工艺专业。1957年毕业后,分配到南京航空学院(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长期从事材料力学、测试技术和智能材料结构的科研教学工作。
1960年,他被安排参加国产直升机研制。后因“家庭关系复杂”不能接触机密,调到力学教研室工作。无数个不眠之夜后,他找回了自信和工作热情。逆境最能出人才,随着涉猎的学科增多,他的知识面广了,科研渐入佳境。
1974年受原江苏省军工局的委托,他负责主持中国自行研制的直升机——“直六”机的全机应力和振动测试项目。这是国内第一次在系留状况下对大型直升机进行全面的全机结构考核。他组织了数十人的队伍,历时两年多,整个实验圆满成功,取得了国产直升机全套应力和振动数据,为设计定型,增加安全指数,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主持完成了直六发动机试验台、减速器组合试验台等试验。在工程测试领域,他打开了一片天地,相继主持完成了长空1号无人机、大型化工冷却设备、在爆破状况下超高压压力容器等一系列大型工程的应力测试项目。
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在力学测试仪器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双向引伸机、微压传感器、弓形应变片、光纤转矩测量装置、高灵敏度液位传感器和压差式比重计等,相继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奖项。
1984年,他利用变形集中和孔边应力集中的现象,发明了弓形应变计。克服了普通应变计只能抽样标定和一次性使用的缺陷,弓形应变计可以逐个标定,多次使用,灵敏度提高数十倍,被广泛用于飞机结构静力试验和混凝土结构的变形与裂纹检测之中,取得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由此,他获1984年度国家发明四等奖。
1985年,他研制成功了光束扫描法测量微位移和微负荷装置,填补了国内激光扫描测量材料高温弹性变形和测量微载荷的空白。
1986年,他发明了腰形微压传感器,斩获第十四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镀金奖。
1986年后,他组织上海有色金属研究所、原航空部629所、原航天部702所,开展了疲劳寿命计的研究。历经八年努力,使中国一跃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1989-1991年,他应邀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参加电站超导储能器研究。他了解到一个刚在美国出现的边缘学科“智能材料与结构”,敏锐地预感到该学科在航空航天、机械、建筑等领域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一回国就在南航着手组建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集中了30多位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1991年底,研究所成立。
建所之初,他工作起来没有节假日,常常凌晨4点起床写材料,新春佳节做实验;事无巨细都亲自参与,实验用的的砝码重达13.5公斤,他不管自己已年近花甲,照样和年轻人一样搬。面对经费短缺,他把横向科研项目中的结余用于智能材料的启动研究。次年,争取到了第一笔科研基金,再加上学校的几万元资助,都用于添置最急需的仪器设备。
在艰苦的努力下,一批批研究成果相继出现。在国际上首先研制成功了“强度自诊断自适应智能材料结构”,即通过控制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元件动作,防止损伤的扩展,实现了未来飞行器结构功能的增强和生存能力的提高。该成果获1998年国家发明三等奖。此后,研究所步入良性发展轨道。1995年起,该所每年都能争取到多项科研基金。1997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投资1200万元,把该所建成“航空工业部级重点实验室”。2000年,重点实验室建成,成为国内惟一的智能材料结构方面的重点研究基地。
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逐渐引起了国外同行的关注。如今,重点实验室已接待过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工作者,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德国宇航研究院、印度宇航研究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或意向书,大大提升了中国在航空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他长期奋斗在教育一线,是1989年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的第一获奖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1983年,他带领同事,以“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自行研制了6套教学实验装置,为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提供了物质保证。为在材料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实行启发式精讲,为实验内容单独设课,扭转了高等专业教育中轻视实验的状况。他和同事完成了几十万字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讲义和指导用书,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课堂讨论—实验考核—作业考核—考试等整个教学环节。他们还采用教研室的科研成果,对部分学生开设了一系列高新实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综合与创新的能力。全国有近400所院校通过使用这套教学实验装置,只花费几万元就开出了材料力学的基本实验,大大缓解了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取得了更大的社会效益。
他将高端人才的培养视作科研生命的延续。20世纪90年代后,他手下常常集中了十几名青年教师,每年还要招收若干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他培养人才全在于严、推、帮三个字。严,就是严要求。每名研究生工作,他都要认真审查,经常检查。推,就是不断地把年轻人推向学术前沿去磨练。他派一名研究生赴美参加第19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代表自己作会议交流;他将获得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科研成果,让给青年合作者署名;他还将更多自己联系的科研课题让给年轻人当项目负责人。帮,就是努力帮青年人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其创办的重点实验室中,形成了以青年博士为主的科研团队,博士占比高达70%,平均年龄不到40岁,队伍稳定、拼劲十足,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都能独当一面。这标志着他作为导师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