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智慧方志馆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方志馆 >> 常州名人 >> 院士中的常州人 >> 内容
王志新——生物学科带头人
发布日期:2016-06-24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王志新,1953年出生,常州金坛人。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家,我国生物化学、生物物理领域的杰出学科带头人。1993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被授予国家级有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颁发的“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我国当时最年轻的院士,1999年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他1969年初中毕业后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农垦战士。1973年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1977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81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化学家邹承鲁的研究生。1988年取得博士学位,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破格聘为副研究员。1989年被公派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系和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系磨砺深造,读博士后,1993年3月完成学业。他没有辜负国家、恩师对他的培养,立即回国。7月再次破格,晋升为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起,任副所长、所长,中国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同时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担任博士生导师和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他在酶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主要有:

    一是系统地研究了酶的抑制、激活作用机制及动力学。酶的不可逆抑制动力学,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邹承鲁教授早在1965年就进行过系统理论的探讨,建立起在修饰剂存在的状况下,酶催化反应产物生成随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达式以及确定抑制常数的新方法。王志新继承导师衣钵,又对这一系列理论进行了实验验证,在完善、发展及推广应用方面再上新台阶。这项研究1990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二是提出了确定蛋白质与配体结合化学计量和解离常数的新方法,为发展和设计新的自动滴定仪器奠定理论基础,并首次给出了描述竞争性配体置换实验和三位点结合模型的解析表达式。

    三是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了解离—聚合酶催化反应系统的底物反应动力学过程,提出了一个确定解离—聚合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新方法。

    四是提出了测定蛋白磷酸酯酶活力和磷酸化酶激酶活力的两个新方法。

    五是解决了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研究中几个重要理论问题,提高了结构类型预测的成功率,为预测生命科学的奥秘提供了新的途径,取得国际领先成果。

    因为这一系列成果,他在国际上声名鹊起,被誉为“最著名的中国酶学专家之一”。

    他取得成功的诀窍在研究方法创新。在研究生命科学中,有一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物质叫蛋白质,它与酶的结构关系密切。研究蛋白质,必须研究酶分子的活性,邹承鲁教授在1962年就创造性地提出了确定酶分子中必需的基因性质和数目作图方法,这一方法一直被生物界沿用。由于这种方法在蛋白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众多国外学者先后都对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试图从理论上导论出邹氏理论公式。但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中采用热力学方法,研究结果仅仅证明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邹氏公式是正确的。而他发现,过去热力学研究方法有一个难以克服的缺陷,即导出的方程式依赖于所采用的模型,而且对于较复杂的情况,方程的推导极为繁琐,容易出现偏差,所以才会得出周氏公式局限性的结论。他独辟蹊径,创造性地运用过去从来没有人用过的统计力学方法,严格地论证了邹承鲁的作图法,从理论上将该方法推广到了寡聚酶的研究上,扩展了这一方法的适用范围,并用化学修饰的方法研究酶分子中某些侧链基因性质的改变与酶活性丧失之间的关系,来阐明酶分子活性性质。成功地运用概率统计方法推导出了配体结合的通式,导出了描述pH-酶活性关系的一般方程。这一创举解决了20多年来用热力学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对所有非解—聚合的别构酶模型给出了统一的理论框架,严格证明了邹承鲁公式的成立,赢得了同行专家的认同并被采用。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hangzhoushizhi@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