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学础,1938年出生,常州溧阳人。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固体光谱和固体光谱实验方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1995年当选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他出身于农民家庭。1955年,以复旦大学物理系第一名成绩被录取。1958年,被分配到由中国科学院和复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所长谢希德带领他走上了真正的科研之路。1963年,他的第一个研究成果“压力对半导体电子能带的影响”登载在国家级学术杂志《物理学报》上,并被美国《物理文摘》录用,他成为研究所第一位参加中国物理学年会的科研人员。1964年,他任助理研究员。1978年,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派出的访问学者之一,赴联邦德国期图加特马普协会固体物理研究所作访问研究。他选择了具有挑战意义的“双光速傅里叶变换光谱方法及其在固体光谱研究中的应用”为主要课题,并且独立地开展研究工作。第二年,他成为该研究所的独立科学家,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和研究课题,他在国际知名的专业杂志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其中3篇发表在国际公认的权威刊物上,成为所里出成果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研究成果不久即作为马普固体物理研究所的代表性成果,写入该所年鉴的重要栏目,并在德国有关方面和学术界评审该研究所时被汇报展览,并展出了十年之久。他在德国的研究成果和科学论文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同和引用,从而奠定了他作为凝聚态光谱及其方法研究领域一位知名学者的地位。
1981年,他回到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创建红外物理研究室并任主任、副研究员。198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他提出并首先实现光调制共振激发谱,高压下调制吸收光谱,带间跃迁增强与诱发回旋共振,使一些弱固体光谱现象观测成为可能。发现半导体晶体中新一类局域化振动模;发现半磁半导体中d电子和P电子态间杂化,首次测定塞曼杂化态波函数的混合与重组;最先观测到和测定GaAS调制掺杂多层结构的量子化能级,实现揭示了这种结构可形成超晶格和量子阱;将硅光热电离光谱灵敏度提高1-2个数量级,成为目前超纯材料浅杂质研究测试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发现硅中两个新施主中心以及多条与杂质高激发态相关的新谱线。他深入研究了强磁场下半导体中浅杂质塞曼能级的杂化耦合;电子能极与晶格振动态间的杂化耦合以及共振磁化极子现象,取得了众多新结果与新进展。
他的科技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其中掺杂、无序和混晶半导体晶格振动光谱研究,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半导体量子结构电子跃迁光谱研究,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另外,他还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9次,其中一等奖3项。省级科技成果获上海科技进步奖2次,江苏省自然科学奖1次。1990年、1996年获国家计委、科委、中科院、教育部联合颁发的“金牛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60多篇,其中《MCT与QW用于红外辐射探测的比较与竞争》论文,被国际SPIE收入《20世纪夜视技术发展里程碑》论文集。独自或合作撰写专业著作4本,编辑国际论文集4本,其中自著《半导体光学性质》,199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修订本《半导体光谱和光学性质》2002年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3年以来,他在历届国际傅里叶变换光谱学会议、多届国际红外和毫米波会议、多届国际半导体研究高压会议、历届国际窄禁带半导体学术会议、国际喇曼光谱学会议中任顾问委员、程序委员、组织委员,多次主持召开了国际学术会议:1990年,在上海召开国际半导体光电子物理、技术研讨会,任会议主席;1991年主持召开中苏双边半导体及相关材料光谱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任会议主席;1996年主持召开中韩双边半导体物理与应用研讨会,任会议主席;1997年主持召开第八届国际窄宽带半导体会议,任程序委员会主席;2000年参与主持第25届国际红外与毫米波会议,任程序委员会主席,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