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枢,1933年出生,常州金坛人。地质学家,长期从事沉积学、沉积大地构造学和地质综合考察。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他1950年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1953年毕业,被分到地质部工作,后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沉积学研究室。曾任中科院原地质所副所长和所长,现任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解放前我国没有一座已探得储量的锰矿矿山。解放初期,中央地质部把锰矿的科研任务交给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侯德封教授和沉积研究室主任叶连俊教授。孙枢跟他们一起开始了对锰矿的研究。1953年,侯德封、叶连俊、孙枢等5人组成的调查组前往湖南湘潭进行锰矿地质研究,使一个打算关闭的矿山在新的认识和见解中复苏,《人民日报》立即报道:一个大型原生碳酸锰矿在我国首次被确定下来。该矿山迄今仍是国内重要的锰矿山。
在普通人眼里,搞地质是一件很苦很危险的差事,孙枢却乐在其中。黑龙江东部区域综合考察历时4年,华北断块南部的富铁矿考察历时3年,每年野外工作不下四五个月,累计步行数千公里,他到处跋涉。在茫茫沙漠遇过险,在林海雪原迷过路,在森林中撞到过猛兽,他一笑置之。
多年的科研经历,他总结出了让思维“保鲜”的秘诀,就是方法创新和胸襟开阔。他说过:“做科研工作的人,尤其是基础研究,如果总是重复别人的东西,而不进行创新,就没有意义。”“长期以来创新的一大桎梏是学科的封闭和信息的封锁。这种封闭状况实际上流露的是不自信。真正的学术强者,是不担心成果被别人拿走的。要把自己的视野放在全球的范围,加强交流。”20世纪50年代,他领导黑龙江流域东部科学考察,填补了我国地质调查的空白。60年代,他对某些新类型磷矿的地质层位和成因以及矿石类型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并为后来地质勘探所证实。80年代,他陆续发表了潮汐和风暴硅碎屑沉积研究结果,并在国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90年代末,在世界各国掀起建设“全球信息一体化”热潮之际,他是最早推动“数字地球”在中国实施的科学家之一。近年来,针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话题,他又率先在其《二氧化碳地下封存的地质学问题及其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意义》一文中将气候和地质联系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