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中和,1930年出生,常州溧阳人。细胞生物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先后任国家重点科研规划委员会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生物学部常委、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等,在国际上也担任了生物科学方面的职务。现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亚洲—太平洋地区细胞生物学联盟副主席、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1950年,他从江苏省立溧阳中学毕业,考取清华大学。1951年,被选派到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生物系学习遗传学专业。1956年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先后随李汝棋教授和沈同教授当助教,主要从事放射细胞学的基础研究与教学。1959—1961年,被推荐到苏联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弗兰克院士与别里科夫斯卡娅通讯院士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主要是用电子显微镜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1961年他重回北京大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在国内较早地建立了细胞超微结构技术,做了很多细胞放射效应研究,“病毒与细胞关系”一直是他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1978年,任北京大学生物系(1991年改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1984年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
他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原始真核细菌存在染色体骨架与核骨架,在植物细胞与原始真核细胞中存在角蛋白中间纤维。40多年来,他在细胞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20世纪70年代,他在我国较早建立细胞超微结构技术,进行了雄性生殖细胞发生与放射细胞的研究,首次研制成的鸭瘟细胞疫苗,为我国兽医疫苗组培育细胞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该成果于1979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他对我国20多种重要家畜(禽)的传染病进行了病毒分离、鉴定与分类,进行病毒形态及其在细胞内的发生规律研究,推动了我国兽医病毒形态学的建立;在阐述DNA复制、基因转录活性、RNA分子加工和病毒装配与核骨架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的实验结果,被国际学术刊物反复引用,完成的核内DNA病毒在细胞质的发生课题,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核内DNA病毒(疱疹类)在细胞质内的形态发生,获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近十多年来,主要进行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体系、非细胞体系核重建、植物中间纤维、细胞凋亡与细胞衰老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原始真核细胞存在染色体骨架与核骨架,在植物细胞与原始真核细胞中存在角蛋白中间纤维;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非细胞体系核重建的实验模式,证明核骨架与核纤层在重建核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体外核装配并非必须核小体的构成;在目标上首次证实染色质端粒与核纤层的关系等。这些成果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被国内外广泛引用。细胞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体系的研究,1993年、1994年分别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细胞生物学,1998年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非细胞体系核重建,2000年、2001年分别获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非细胞体系核样结构重建(装配)的系统研究,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此外,还获1994年钱临照电子显微学奖和1995年度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及北京大学首届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突出贡献奖。
近年来,他与同事们研究丝裂原相关蛋白激酶又获突破,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230多篇,并被邀请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十多次,达该领域国际一流水平。他主持编写的细胞生物学方面高校教材有《细胞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进展》、《细胞生物学动态》和《生命科学与生命技术》等,其中《细胞生物学》199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编著的有《当代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图谱》、《生物医学超微结构》等。
他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双聘教授,培养了30多名硕士、20多名博士和6名博士后,有6名学生被评为校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他带领学生通霄达旦地在实验室观察细胞的变化,他的严谨学风与孜孜以求的勤奋精神,他的不怕困难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