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1904-1998),常州武进人。大地测量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地图科学的先驱,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在地图投影、天文重力水准、垂线偏差估算、潮汐改正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作有《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学》、《地图投影学》和《固体潮》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他192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1926年因家困辍学,考入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测量队当练习生,开始了测量生涯。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他坚持自学,掌握了测量学和高等数学,自学了德语。1930年,被介绍到地质学家丁文江、翁文灏主持的北平实业部下的地质调查所,任制图员、测量员、技士。这是他一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在地调所,他参与了《中华民国新地图》及其缩编本《中国分省新图》(统称申报地图)的编纂与修订;翻译出版了第一本译作《投影几何》。1937年,在翁文灏的推荐下,没有大学文凭的方俊获得奖学金资助赴德深造,在耶那地震研究所师从重力测量学家迈塞尔,学习地球重力学,决定了他一生研究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的学术方向。在德期间,除去在研究所内如饥似渴地吸吮科学知识、收集丰富的科学资料外,他还在耶那大学物理系听课,进步迅猛。1938年底,他辗转归国,加入重庆的中央地质调查所,一面在物探室工作,一面在中央大学教学,讲授测量学、地图投影学。1943年,出于对中央大学校长蒋介石的不满,他毅然辞职迁往宜宾,在地理研究所和同济大学任职。1947年接受申报馆委托,继续编制《中国新地图集》。他早期的科研重心主要是地图投影及地球重力学研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还主编了我国最早的一份测绘科技期刊——《测量》。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国家级科技人才,他被聘为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大地测量组组长。他组织了黄河及淮河水利委员会的天文三角测量工作,为治黄治淮提供依据;参加了中科院的西藏科学工作队,赴藏开展重力摆仪测量试验;1954-1958年3次参加苏中测绘会议,访问了苏、捷、匈等国;翻译出版了《测量仪器学》一书;创办并主编《测绘通报》刊物;参与制定了我国科技十二年规划等。
他是科学编制中国现代地图的先驱。他看到,近代以来中国的制图学越来越落后,国内出版的地图多根据列强侵华的地图拼凑而成,因而立志科学绘图。缺乏资料和书籍,他就一面到野外测量点位高程,一面到各图书馆收集资料,抓紧时间补充制图理论。他把美国的先进绘图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设计了兰勃脱正形投影和亚尔勃斯等面积投影,率先把地图投影理论运用于中国地图编制工作中去。为纠正旧图中的谬误,他不顾兵荒马乱,带领随从,背着仪器,在荒野中悬崖处测量。经过三年多的努力,1934年上海申报馆的《中华民国新地图》正式出版。这是中国最早用科学理论与正规方法制作的较完整的现代地图,英国权威《地理杂志》赞扬“中国做了件开天辟地的划时代的工作”。此后,一批不同规制的现代地图、地图集和地形挂图相继出版。尤其是《中华民国地形挂图》,采用了当时最新的兰勃脱投影技术,制作科学,印刷精美,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社会领域,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会议室的墙上,有一副严格按照地图学原理科学绘制的地图,方俊就是绘制者之一。
20世纪50年代,在他建议下,中国科学院创建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指导研制重力测量仪。他参与并领导我国重力基本网及天文重力水准网的建设,提出堪称第一的“方俊方格模板法”,开创我国地球形状学和大地重力学的新体系。60年代,他致力于中国空间引力场的研究,为我国空间科学提供测绘保障。尽管身处“文化大革命”逆境,他仍完成了参考坐标系与地心系统转换问题的研究,为我国人造卫星观测跟踪站提供了初步的地面坐标参数。他所估算的地心坐标转换参数,满足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急需。70年代,他首先开拓固体潮及地球自由振荡的理论研究,为我国该领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基础性的贡献。1978年,74岁高龄的方俊领衔与比利时合作完成了9个站的重力潮汐观测,并共同发表“中国的固体潮观测”的论文,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后又历时4年,写成65万字的专著《固体潮》,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这门学科的著作。钱学森对此书爱不释手,致信方俊:“你八十岁了,还能写出这部专著,令我佩服!”
他从一名普通的测绘工作者起步,在“学习—工作—学习”的循环中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在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验大楼前矗立着方俊院士的铜像,大理石的基座上镌刻着他践行一生的座右铭——“勤能补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