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少逸,1917年出生,常州溧阳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他父亲是清末秀才。受家庭的熏陶,他没有上过小学和初中,一步考入省立高级中学。1934年考取武汉大学化学系,1939年毕业,留校当助教。1941年他到重庆,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动力油料厂任副研究员,获专利成果一项。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厂东迁上海,改行搞有机合成。1944年他考取了公费留学。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回国,受聘为大连大学教授。1952年转入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任研究员和研究室主任,从事色谱和烃类催化转化研究,致力于催化科学的研究工作。很快便在合成汽油芳构化及铂重整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获1956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61年以后,他在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1962-1967年,他致力于从轻柴油中萃取芳烃,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20世纪70年代起,他又致力于催化科学的研究,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研究课题,在一碳化学、烃类转化、吸附与扩散、多相催化动力学以及催化新材料等方面取得多项理论性和应用性成果,获国家创造发明奖2项;中科院自然科学奖和重大成果奖各一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博士生十多名。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他在学术上的建树硕果累累。1980年,被任命为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长,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大会。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国化学理事、山西化学会理事长、山西科协副主席、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现任中科院化学部常务委员、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华大学兼职教授等。
他创立了中国色谱研究新方法。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他从不满足于模仿,而是立足于创新;从不满足于阐明,而是着眼于寻求事物的本质。20世纪50年代,他创立了若干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60年代,创立了薄层吸附剂快速分析气态烃的色谱方法。在色谱理论计算上也有不少贡献,先后提出了柱色谱理论塔板高度的通用表达式,色谱保留值与半峰宽的理论模型,纸色谱的几个理论问题,程序升温气相色谱保留值的理论计算方法,用气液色谱保留值测定多孔物质孔分布方法和用吸附色谱保留值测定多孔物质表面积的方法等。这些模型和方法的建立不仅发展了色谱理论,而且促进了学科上的交叉,使色谱方法渗透到催化领域,成为多相催化动态分析的基础。
他开创了催化科学研究。开创了催化新材料和多相催化动态分析的研究,取得多项理论性和应用性成果。20世纪50年代,他参加了烃类的催化转化研究,开展了合成汽油芳烃化工作,在较短时间里就完成了年产2000吨的半工业试验,缓解了军事工业对甲苯原料急需之难。70年代,他和助手们根椐纤维载体的传质特性,开发成功一系列高效催化剂,1984年获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研制成性能优良的纤维氧化铝,获中科院1984年科学技术二等奖。还成功地开发出两种以纤维氧化铝为载体的高效催化剂,分别用于裂解汽油中双烯的选择性加氢和远红外辐射器废气燃烧净化,具有高效和高选择性等优点,均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他在学术上的突出成就是对多相催化剂动态分析的研究。如今,他正致力于超细粒子催化剂和催化分离的研究,力求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不断创新,不断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