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澄中(1913-1987),常州人。世界上最早研究轻核削裂反应的人之一,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开拓者。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后被选为学部常委。先后当选为第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历任甘肃省科协副主席,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物理学会理事长等。
他父亲杨芷廷是中学教员,曾任江苏省教育厅科员。1937年,他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留校任助教、讲师。1945冬年被学校选派去英国留学,先后在莱士特大学物理系和利物浦大学物理系就读研究生,兼任利物浦大学助理讲师。1949年完成了27Al、24Mg、31P等的(d、p)、(d、a)反应的研究,195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受聘为利物浦大学物理系讲师。1951年,为了报效祖国,他放弃了在英国继续任教的优厚待遇以及在核物理前沿取得更大成就的机会,毅然携妻女回国,还带了一批自费购置的科研仪器和材料,对我国当时加速发展核物理的新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
回国后,他参加了创建中国第一个原子能科学研究机构——北京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工作,任副研究员和物理组副组长。在赵忠尧和杨澄中的精心指导下,1955年中国第一台大气型700千伏静电加速器在北京建成,中国第一批原子核物理实验研究用闪烁探测器的KI(TI)、NaI(TI)、萘(蒽)等闪烁体和第一批核电子学仪器研制成功,杨澄中功不可没。
1957年,他受命率领一批年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离京来到兰州,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室,改进并重新安装、调试了我国第一台400千伏高压倍加速器,为早期开展的快中子物理和轻核反应以及后来的一项重要国防科研任务提供了条件。他带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克服前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造成的巨大困难,于1963年5月安装调试好1.5米回旋加速器,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回旋加速器,为中国的原子核物理研究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20世纪70年代,重离子物理发展成为国际上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他最先提出从中子转向研究重离子,把1.5米回旋加速器改装成为能够加速碳、氮、氧的重离子加速器。1972年,他向二机部和国家科委提出在兰州建造一台大型分离扇重离子回旋加速器(HIRFL)的建议,并担纲其概念性设计和立项论证,主持和计算确定了加速器主要参数。他以七旬年迈之身同年轻人一起出国考察,在全国跑加工要经费,躺在病榻上还念念不忘HIRFL设计建造中遇到的难题。1988年底HIRFL在兰州建成出束,后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重要成果。
他动手能力极强,制图、真空、焊线路,甚至车、钳、铣、刨样样在行,甚至还有着高超的吹玻璃技术。在几十年的科学实践中,他循循善诱,言传身教,为中国的原子核物理、加速器技术和原子能科学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他大公无私,威望很高。困难时期所里分什么,大家都推他来分。同事徐树威清楚地记得,1982年第一次建专项楼,自己一家四口住房紧张,但论资排辈的话肯定没戏,是杨澄中拍板“专项楼就是建给科研人员的”,自己和其他助理研究员才分到了房。女儿杨秉薇回忆,“文化大革命”后期,父亲白天到所里接受“革命群众”审查,晚上伏案到深夜。一天半夜,核实验用的金箔破了,有人来讨要。孩子们想不通,父亲为什么要把自己在英国时自费购买的金箔无偿提供给那些整他斗他的人,父亲却说:我们国家的科学还有很多落后的地方,要靠大家的努力去改善。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能闹个人意气。
他逝世后,甘肃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在甘肃省科学宫为他建造塑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