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逢甘,1925年出生,常州人。空气动力学研究主要开拓者之一,导弹、火箭再入飞行器空气动力学、试验和计算空气动力学研究权威。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同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1993年获航天奖。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和第一、三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基地副司令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第三、第四届副主席。
他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1947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他立即首批回国效力。
1953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立,陈赓将军点名要他来讲授空气动力学并筹建实验室。两年后,钱学森向国务院递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草拟了我国火箭、导弹事业发展规划,开列了参与此项工作的21位高级专家名单,其中有任新民、梁守、庄逢甘等科学家。此后,他在钱学森直接领导下,开始从事火箭、导弹空气动力学研究,逐渐成为饮誉世界的空气动力学专家。
空气动力学在航空航天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先行官”作用。德国、美国、前苏联等世界发达国家几乎毫无例外地成立了国家级的研究试验机构。即使是战败后被禁止发展军事工业的日本,也在禁令解除后迅速组建起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室,使其在很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航空航天大国。1956年10月,我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组建10个研究室,第七室为空气动力学研究室(701所的前身)。他被任命为该室的技术负责人,年仅31岁。1960年,在外援中断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条件下,他带领701所的年轻队伍开始了逆风飞扬的艰苦征程。七载寒暑,从设计、加工、安装、调试到投入型号试验,他们只用了不到美国一半的时间,便在北京云岗建成了十几座从低速到高超声速的风洞试验设备,成为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的第一个基地。1964年,国防科委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的16人专业组,他任副组长,与科学家郭永怀等人主持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建设。低速风洞与高速风洞及其他特种风洞并举,历时15年,先后建成的12米跨、超声速风洞,0.5米高超声速风洞,2米大激波风洞和200米自由飞弹道等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地面试验设备,使我国卫星、导弹研制进入了一条高速通道。美国的空气动力学专家们面对如此壮观的风洞群,震惊之余,怀疑是苏联“老大哥”帮着干的。1980年5月18日,我国成功地向太平洋海域发射洲际导弹。一石击起千层浪。西方航天专家立即做出推断:中国已经建成了专门从事飞行器空气动力试验的秘密机构,而且具备了相当规模和较高水平。
1969年、1971年,我国接连两次洲际导弹飞行试验,弹头再入时被烧穿,致使试验失败。试验人员从捡到的端头帽上发现导弹头部都有一条7-8毫米的沟槽,正是这个发现,触发了中国洲际导弹研制史上一场规模空前、被钱学森称为“淮海战役”的弹头再入气动、防热研究战役。他被国防科委和七机部委以“淮海战役”前线指挥长的重任,承担“烧蚀防热研究”攻关。
“淮海战役”集中了全国气动领域的精兵强将。他与同事们制订了周密的攻关计划,自己身先士卒,在科研一线做试验。历时15年,无论是“文化大革命”的动乱还是技术上的山重水复,他和同事们始终牢记国家对战略武器早日成功的厚望。他们终于超越了美国曾走过的热沉式防热的弯路,径直走上钝锥外形烧蚀防热的佳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