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智慧方志馆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方志馆 >> 常州名人 >> 文学艺术家中的常州人 >> 内容
瞿维——作曲家
发布日期:2016-09-16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瞿维(1917一2002),常州人。作曲家,涉猎音乐理论和音乐评论。代表作有歌剧《白毛女》、钢琴曲《花鼓》等。

    初中毕业后,瞿维考人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师范系,学习音乐和美术。1938年5月加人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以音乐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2月起,在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任教员,后任该校音乐工作团研究科长。1942年出席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50年起,先后在长春东北电影制片厂和北京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55年9月到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1959年学成归国后,一直在上海交响乐团任专职作曲。他先后被推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音协上海分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1981年10月兼任上海交通大学音乐研究室主任,中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学会会长。

    他用音乐阐释革命。歌剧《白毛女》是他创作的第一部重要作品。该剧表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成为解放区文艺的标杆作品。瞿维与马可、张鲁等合作担任《白毛女》的作曲,曲调风格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并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不仅对中国歌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产生过广泛影响,而且对瞿维本人后来的创作也具有重要意义。《白毛女》开创了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在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北风吹》等经典乐段的优美旋律回荡在中国几代人的心间。歌剧《白毛女》之后,瞿维在1950年为电影《白毛女》所作的音乐、1961年完成的管弦乐幻想序曲《白毛女》以及1974年根据舞剧《白毛女》的音乐改编成的交响乐组曲《白毛女》等,都是对同一题材的不断深化,对相同音乐素材的更绚烂多彩的发挥,也充分展示了瞿维在音乐作曲方面的天分和才育旨。

    1959年以后,瞿维相继创作了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电影音乐《革命家庭》、管弦乐组曲《光辉的节日》、大合唱《油田颂》、管弦乐《洪湖赤卫队幻想曲》、室内乐合奏组曲《草原风光》、钢琴与乐队《音诗》、管弦乐《五指山随想曲》等,以及《工人阶级硬骨头》、《伟大国家伟大的党》、《大学生之歌》和《心中的旗帜》等50余首。在这些作品中,瞿维以深沉、热情的音乐笔触,通过丰富多彩而又简洁精湛的创作技法,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生活和思想情感,特别是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歌曲《工人阶级硬骨头》等,更是获得了广泛欢迎和好评。

    他是中国民族音乐的践行者。他注意借鉴和应用西方传统的音乐创作技法,又注意从本土的民间音乐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寻求与人民大众的欣赏习惯相适应。他创作的钢琴曲《花鼓》是一首人们熟悉和喜爱的优秀的钢琴曲作品,旋律通俗易懂,节奏明快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经受了60余个春秋的细细品味和大浪淘沙式的选择,今天依然回响在中国的音乐舞台上,选录在高等音乐学府的钢琴教材中。

    他是中国现代音乐理论批评家。在音乐理论方面,他是一位勤奋的作者,先后发表20多篇音乐论文,出版了《瞿维文选》。他还是《聂耳全集》、《冼星海全集》的编辑负责人之一;《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的主编和顾问。

    2002年5月20日,瞿维在家乡常州逝世,当时他正在编写和整理《白毛女》管弦乐总谱。这一总谱由作曲家马友道接替完成,2003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瞿维留给中国音乐的最后一份宝贵财富。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hangzhoushizhi@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