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智慧方志馆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方志馆 >> 常州名人 >> 文学艺术家中的常州人 >> 内容
黄仲则——清代李白
发布日期:2016-08-29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黄仲则(1749—1783),常州武进人。有清朝李白、小李白之称,独特的“诗人之诗”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黄仲则自幼聪明,才智超群,七八岁即能写文章,9岁就写出了“江头一夜雨,楼上五更寒”的诗句。16岁那年,在府县童子试中,从三千多应试者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一名。17岁补博士弟子员,19岁入龙城书院,以出众的才华博得老师邵齐煮的赞赏,与洪亮吉并称“二俊”。

    黄仲则诗名大显缘自一次采石矶太白楼高会。1772年,安徽学使朱筠率幕友登上安徽当涂翠螺峰,在临长江的太白楼摆下宴席。高朋满座,胜友如云,黄仲则是其中最年轻的。席间,黄仲则独自走到悬崖之巅,片刻之间,一首数百字的长诗已完成,这就是著名的《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只见他长身玉立,白袍飘飘,挥笔自如,吟哦从容,一派神仙气度,在座的客人皆击节赞赏。当时八府士子正从各地赶来应试,听说学使高会,聚集于太白楼下,见此情此景,纷纷传抄,黄仲则名声大噪,被喻为谪仙人李白再世。郁达夫的小说《采石矶》写的正是此事。

    黄仲则天分极高,被朱筠、袁枚等称作天才。袁枚在《仿元遗山论诗》一诗中说:“常州星象聚文昌,洪顾孙杨各擅长。中有黄滔今李白,看潮七古冠钱塘。”洪顾孙杨为洪亮吉、顾敏恒、孙星衍及杨芳灿,“今李白”即黄仲则。

    黄仲则一生穷困潦倒。他4岁丧父,体弱多病,靠母亲耕种几亩薄田和昼夜纺织为生。27岁北上京师,虽名满京师,却依旧落魄困顿,债台高筑,颠沛流离。35岁病逝外地,幸亏友人洪亮吉仗义相助,才得以遗骨归乡。艰难困窘的生活影响了他的个性和风格。他不习惯收敛个性,逢迎世俗,只能以“游民,,自居。内心无法排遣的苦闷和郁勃不平之气一寓于诗,他喊出忧伤愤激之声,挥写难驯的野性,“读书击剑好身手,野性束缚难为堪”。这其实是许多下层士子共同的心声,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这也是黄仲则诗词流传不绝不衰的原因之一。

    他从自己的经历及所处的社会地位,感受到当时表面的歌舞升平中潜伏的社会危机,用诗歌表达他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揭露和抨击。他的《癸已除夕偶成》一诗广为流传,诗云:“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黄仲则是一首盛世的悲歌。他的诗以内涵丰富、个性鲜明见长,在清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对龚自珍、瞿秋白、郁达夫等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hangzhoushizhi@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