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敬(1757—1817),常州武进人。清代散文家,阳湖文派开创者和领袖之一。著有《大云山房文稿》等。
恽敬天资聪颖,4岁时即在父亲指导下学习,未及而立高中举人。他做过浙江富阳、江山县令,江西新喻、瑞金县令,南昌府吴城同知,性情耿直,不惧权贵。他任浙江富阳县令时,行事高调强硬,不受风气左右,上级都忌惮他。他在江西时刚柔并济,对横行乡里、剥削百姓的害群之马下手果断,处置严厉;X才才能突出的秀异之士和蔼可亲,谈文论艺。后被人诬告家人得赃,以失察被弹劾解职。令人欣慰的是,清代政界少了一名清廉能干的官员,文坛上却升起了一颗明亮的恒星。
阳湖文派由恽敬、张惠言开山,出于桐城而自成一派。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纵贯有清一代,规模之大,时间之久,为我国文学史所少见。恽敬、张惠言致力于古文创作,虽受桐城文论影响,但未受其束缚,而是勉力探索,锐意创新。尤其是恽敬,他绝不甘心跟在桐城派身后亦步亦趋,追求“当事事为第一流”,此高远之志促使他在古文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恽敬的散文体式多样,主要有论说类、序跋类、书牍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等,论及古文之源流及其创作方法,思想通达,兼通儒释,涉猎百家。对古今文章大家,他以独到的眼光评析优长和短缺。更可贵的是,他的散文创作非止于文学有功,更有助于学术研究。美国学者艾尔曼甚至认为他是“实际上完成了庄存与转向公羊学的政治目标,标志着今文经学的形成”的重要人物,而今文经学是近代中国面临西方文明冲击,奋起变革图强的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前进。
恽敬的文章气雄言厉,看似肆意写来,却又无懈可击。文辞干净利落堪比桐城,而气势胜于桐城。他与桐城派姚鼐、曾国藩等大家各有千秋,难较伯仲。陆继辂编辑《七家文钞》,推尊恽敬的地位,使得阳湖派与桐城派比肩,大大提高了后世对阳湖派的认可度。阳湖派之所以能获如此认同,与恽敬在散文创作上不懈追求、苦心探索,以及他所取得的丰硕的创作成果是分不开的。恽敬作为阳湖派当之无愧的领袖,成就了阳湖派,也成就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