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言(1761-1802),江苏武进人。乾嘉易学的代表者,阳湖文派的开创者,常州词派的缔造者。有《周虞氏义》九卷、《周易虞氏消息》二卷等十多部;《茗柯文编》六编九卷,收文共132篇;以及《词选》等。
张惠言4岁丧父,14岁起教私塾。家境贫寒,他却逆势而上,成为一代学问大家。
受惠栋影响,张惠言致力于易学研究。惠栋是乾嘉学派吴派的创始者,在乾嘉学术中极具代表性。张惠言是继惠栋之后的又一易学大家,主要精研汉易,后专攻虞翻易学。虞翻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于经学颇有造诣,尤其精通易学。张惠言以虞氏易为研究对象,与《礼》学研究相结合,体现出常州学派经世致用的特色。他的易学著述,或阐发,或校补,或整理,或考索,成就斐然。张惠言之后,易学史上涌现了多部有关虞氏易的著作,形成专学。
自唐宋八大家之后,明清两代古文大家也层出不穷。当代学者钱仲联将张惠言与刘基、归有光、王世贞、顾炎武、姚鼎、龚自珍、曾国藩并举,尊为“明清八大家”。他的古文,概括了他的社会思考、人生理解和不懈追求;笔力恣肆,语言流畅,蕴蓄深厚,极富文采,雅润中见气势,缜密中寓典丽,最能体现他的人格精神和文学造诣。从内容上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等丰富题材。从类别上看,有人物传记、政论、史论、文论、杂文、游记等。从主题上看,大致有二,一为揭露时弊,抒发自己的政治、社会见解;一为歌颂良德,表彰社会各阶层优秀分子的人伦美德,如勤政爱民的地方官员庄钧、左辅,仗义疏财的乡绅徐简斋、江制川,才学超人的庄达甫、陆以宁,厚德博学的金榜,好学不倦的崔景偁、江安甫等。代表作有《送恽子居序》、《上阮中丞书》、《书山东河工事》等。
学界多认为,清代是词的中兴时代。乾嘉之前,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和陈维崧为首的阳羡派是代表。乾嘉以后,则非常州词派莫属。常州词派的开山鼻祖就是张惠言。
张惠言的词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与弟弟张琦合编的《词选》一书中。该书两卷,选录唐宋两代词凡44家116首。有人认为选择太过严苛,但认同他观点的人很多,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就认为“古今选本,以此为最”,盛赞张惠言“识见之超”。张惠言编选此书的态度非常谨慎矜严。他在《词选序》中提出了著名的“比兴寄托”的主张,强调词作应该重视内容,“意内而言外”,“意在笔先”,“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低回要眇,以喻其致”;同于“诗之比兴变风之义、骚人之歌”;“不徒雕琢曼词而已”。这些言论,言简意赅,论述谨严,既充分为词正了名,也有力抬升了词的地位,成为常州词派的思想渊源。张惠言的词现存46首,数量不多却颇有佳构。如《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换》、《木兰花慢•杨花》、《风流子•出关见桃花》等,语言凝练干净,笔触细致生动,词旨深微含蓄,扭转词风及引领风气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