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_789),常州金坛人。唐代诗人,名列“大唐十大才子”。《全唐诗》录其诗2卷304首,《全唐文》录其文2篇。
戴叔伦出生于学者和隐士家庭。早年并未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对仕途并无热念。安史之乱以后,各地兵祸此起彼伏,为避永王李璘之乱,戴叔伦和亲族逃难到了江西鄱阳。异地他乡,生计无着,戴叔伦只好走上仕途。凭着才学和人品,他很快受到刘晏器重,被举荐任秘书省正字一职。后历任东阳县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官职,忠于职守,勤勉尽责,仁勇谦让,以出众的道德风范名扬朝野。
戴叔伦受世人推崇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诗才卓特。唐代李肇《国史补》列举开元以来“位卑而著名者”时,将戴叔伦与王昌龄、杜甫、韦应物等相提并论。书中还记载:“贞元五年,初置中和节,御制诗,朝臣奉和,诏写本赐戴叔伦于容州,天下荣之。”以帝王之尊、朝廷之重,对一个地方官优渥至此,可见戴叔伦在当时的影响。以其五律而言,与他同时的高仲武在大历末年编成的《中兴间气集》中选了他6首诗,就数量而论,在26人中列第九位。明人高様的《唐诗品汇》五律部分选其诗17首,在同代诗人中仅次于钱起、刘长卿、司空曙,属于(大历)贞元间“无足多得”者之"。
无论当时还是后世的批评家,都一致认为,戴叔伦的五律创作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他的五律既有反映乱后社会现实的力作,如《过申州》、《送谢夷甫宰郯县》,更多悯时感怀的佳篇,如《寄中书李舍人好》、《襄州遇房评事由》等。
相形之下,戴叔伦留下的七律数量很少。但其中不乏佳作,如《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戴叔伦诗集校注》: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东合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
金圣叹极赏此诗,认为此诗前两句,反杜甫写忧诗“元日至人日,无有不阴时”之意,又可从正反两面,既切题,又合和人之意。他在《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之四下》中批注道:“五、六,妙!妙!才说柳看犹浅,早说梅落已频,此即《论语》‘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之意,其所望于相公特有至亟,不止是写立春景物而已。”
戴叔伦的绝句,也有不少千古传诵的作品,如《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鐘鱼来上滩。
全诗格调清丽淡远,起笔即才气超然,月前加一凉字,状其形如眉,月色如在眼前,平添几分空灵之美。从司空图的记载可知,戴叔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
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此诗恰可作一注脚。
戴叔伦的乐府诗,上接杜甫,下开元白,是新乐府发展中的中介。代表有《女耕田行》,贺裳在《载酒园诗话又编》评价说:“张司业得其致,王司马肖其语,白少傅时或得其意,此殆兼三子之长先鸣者也。”点出了《女耕田行》对张籍、王建及白居易新乐府创作的影响和启发。对中唐乐府,戴叔伦是开风气之先的巨匠。
优秀的官吏以卓越的才干彪炳史册;杰出的诗人以罕见的才情震古烁今。一擅理性,一长情感,二美难合一身。戴叔伦却兼具二者之长,正所谓:循吏诗伯两相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