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声(1928—1999),常州武进人。新时期以来在中国文坛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家。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创作谈等专集和选集30部,代表作有《李顺大造屋》、陈奂生系列小说等。
高晓声从小酷爱文学。中学时代因家境贫困三次中断学业,1948年考入上海法学院经济系。1949年转入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学习,次年毕业。先后在苏南文联、江苏省文化局从事群众文化工作。那段时间,他没日没夜读书写作,不断给《苏南日报》投稿。文艺副刊主编章品镇赏识这枝新苗,发现“他的文学语言全像在说话,顺溜溜淌出来却又粘又糯,很有咬嚼,吸引着读者非看完不可”。1951年第一篇短篇小说《收田财》发表,初露才华。1953年参加农村合作化运动,撰写锡剧剧本《走上新路》(与叶至诚合作)并获奖。1954年,以新的婚姻法为背景的小说《解约》引起文坛注意。
1957年,高晓声、陆文夫、方之、陈椿年、叶至诚等几位当时活跃在江苏文坛的青年作家,酝酿创办一个文学社团“探求者”,并出版一份刊物《探求者》。正当他们满心欢喜地筹备时,反右斗争在全国铺开。社团还没有成立,刊物还没有出版,他们就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集团”分子。高晓声因为起草“探求者”宣言被定为“极右分子”,遣回原籍劳动。作家林斤澜说,在“探求者”冤案中,最冤的是高晓声,他被打入了生活的最底层。
高晓声回乡后,与一位相恋多年的女同学结了婚。谁知不到一年,妻子便因肺病不治而死。高晓声自己的肺病也日益严重,幸亏当时苏州一位朋友帮助,进苏州第一人民医院治疗,拿掉了三根肋骨,切除了部分肺,苟得活命。
在农村,高晓声作为独子,必须再婚。不久,他与一位带着两个女儿的寡妇重组家庭,后生了一个儿子。那正是“大跃进”之后的饥荒年代,高晓声少三根肋骨,重活不能做,只好捞鱼摸虾,编箩筐,做小买卖,还自学了育菇和挖沼气池。这些经历后来在他的小说中都有过描述。当人们在高晓声的作品中读到那些幽默生动的描述时,谁也不会想到他的“生活”竟是这样积累起来的。在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中,他严重的肺病复发,60年代初切除了两叶肺。由于他断绝了与文学界的一切往来,许多人以为他早死了。
三年困难,十年浩劫,梦魇似的岁月终于过去了。1979年高晓声得到平反,重回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组。作家叶兆言形容高晓声:乡音未改,鬓毛已衰。土得让人没法形容,农民什么样子,他就是什么样子。1979年高晓声发表了小说《李顺大造屋》。1980年发表小说《陈奂生上城》,因塑造了陈奂生这一继阿Q之后典型的农民形象而获得高度评价。《李顺大造屋》、《陈英生上城》分获1979年、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高晓声创作了陈英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李順大造屋_《陈触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奐生战术》、《种日大户》、《陈奂生出、礓国》等,围绕“上城”、“包产”、“出国”的“人生三部曲”,演绎了一系列故事,从这个人物中,折射了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广大农民艰难行进的身影。
陈奂生系列小说的创作,多取材于苏南农村生活,以现实主义笔触,揭示风云变幻的政治、经济变革对普通农民命运的深刻影响,剖析了农民身上的劣根性,被认为具有鲁迅式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内涵,达到了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思想力度,是继鲁迅和赵树理之后,又一个描画出了中国农民灵魂的高手。
髙晓声还以讽喻、象征的手法,创作了《鱼钓》、《山中》、《钱包》等另一类小说——“讽喻小说”或“哲理小说”。1991年,以他个人身世为蓝本的长篇小说《青天在上》付梓,获“上海文学奖”。1992年之后,因健康原因,他转入散文创作,先后出版了《生活的交流》、《生活、思考、创作》等散文、杂文集。曾任中国作协理事、江苏作协分会副主席。
高晓声擅长描写农村生活,善于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探索我国农民坎坷曲折的命运与心路历程的变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