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中国地情网、中国方志网开通仪式!中国地情网、中国方志网的开通,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信息化工作值得铭记的日子,对于提升地方志工作信息化水平,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推进依法治志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一直重视包括网站建设在内的信息化工作,2006年老版网站“中国地方志网”运行以来,在信息发布、沟通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为了顺应“互联网+”的新形势,进一步适应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第五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领导和新一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对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名优建设工程,称为“名志”工程,社科院“七名”工程变成“八名”工程。作为落实“八名”工程的一个重要举措,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推出“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而工程的核心是中国方志网、中国地情网、中国国情网、国家数字方志馆、地方志综合办公平台、地方志新媒体传播平台,即“三网一馆两平台”建设。“三网”是分三期建设三个不同功能定位的网站(今天开通两网,实际上是“三步并作两步走”,提前完成二期目标了)。5月21日成立了信息处,7月1日开通方志中国微信公众号,9月1日方志中国手机报正式开通,今天中国地情网、中国方志网开通,本月底《中国方志》即将创刊。
中国地情网、中国方志网从6月1日项目立项到今天开通,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网站设计、招标、开发和实施工作,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开通、当年见效”的目标。
中国地情网、中国方志网的开通,是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工作的一件大事、喜事。在此,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王伟光组长,对中国地情网、中国方志网的开通表示热烈祝贺,向加班加点建成两网的这支年轻团队表示肯定与表扬。借此机会,我就地方志信息化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做好地方志信息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地方志信息化工作
当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13年8月22日,第280次院党组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占领信息化大潮制高点、尽早建成数字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作出全面部署。
当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各级地方志网站、地情网站、地方志数据库等信息化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相关配套制度逐步建立,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山东、广东、陕西等省加快省、市、县三级地情网站群建设,实现了全省联网、资源共享;一些地方志工作机构与政府门户网站、图书馆网站实现链接,公共服务能力大大提高。许多地区加快地方志成果数字化速度,不断丰富地情资源数据库,将海量数字资源上传到地方志网站、地情网站,供社会各界查阅使用。
在此新形势下,“互联网+地方志”是当前全国地方志系统面临的重要课题,地方志信息化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大家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顺应时代要求,抢抓发展机遇,紧贴工作实际,积极作为,迎难而上,全力推进地方志信息化工作。
二、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关于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切实做好信息化工作的顶层设计
《规划纲要》在“主要任务”第九条中明确要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制定全国地方志事业信息化发展意见”。根据这一要求,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今后要加强调研,认真研究,搞好论证,做好信息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全国地方志事业信息化发展意见》,切实加强对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各地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十三五”地方志信息化发展规划,同时将信息化规划纳入本地地方志事业“十三五”规划中,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地方志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确保顶层设计落实到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和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信息化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全国和本省地方志信息化发展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管理工作。一些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信息化项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和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信息化部门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建设,各地各单位共享使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复投入,形成汇聚优势,实现集群效应。
今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推出了“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这是强化地方志信息化工作顶层设计的一个重要举措。今后五年,要大力实施“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着力推进“三网一馆两平台”建设。今天,中国地情网、中国方志网的开通,标志着这一工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把中国方志网、中国地情网、中国国情网建成方志工作的宣传窗口、方志理论的研究中心、方志文化的传播阵地、国情地情资源的展示平台,加快推进国家数字方志馆建设,不断提升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的核心竞争力,让这一工程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互联网+地方志”的内容,不断提高地方志事业的信息化水平。
三、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地方志的影响力
王伟光组长在多地调研地方志工作时,多次强调了信息化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意义。今年我在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上和到湖北、湖南等地调研的时候,专门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在地方志资源开发中的作用谈了意见。近年来,各地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手段不断丰富,建网站、数据库,开设微信公众号、手机地情网等,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理、挖掘、分析志书中的相关内容,向社会各界提供个性化的国情、地情信息服务。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通过订阅、智能搜索等功能实时向不同的人群提供其所需的信息资料。如向地方领导提供资政参考资料,向专家学者提供与其研究领域相关的地情信息,向普通百姓提供各地民俗、旅游信息等。总之,在互联网+地方志的新形势下,地方志工作者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以创新思维谋思路,以融合思维促发展,以用户思维强服务,以协作思维聚力量,以快速思维提效率,力争在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上取得新发展、新突破,使地方志资源活起来,绝不能让这些宝贵资源变成一堆“死资料”。只有把地方志的“死资料”变成“活资源”,用好用活了,地方志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为全国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同志们、朋友们,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地方志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与发展趋势,更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我们唯有立足地方志工作的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将先进理念与前沿技术不断融入到地方志工作中,才能加速信息化进程,推动全国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