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琳叔,常州人。22岁中秀才。甲午战争后,看到国事日非,民智闭塞,专习新学。后授山东邹平县知县,创办学堂,建造图书馆,普及新学。旋因处理教民案件,不肯屈辱听从按察使署意见而辞职。回到常州,先后创办冠英小学(与人合办)、半园女学、常州府中学堂(参与筹办)、常州职业学校。还开办师范讲习所,培训师资;设学务公所,负责筹集公立学校经费和管理;设法政讲习所,灌输法政知识;组织教育界同仁,赴日本考察办学经验,使常州新式教育初具规模。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廷下诏预备立宪。次年,江苏咨议局成立,他当选议员。在成立武阳城厢自治公所时,被推选为总董,在拓宽道路,普查人口,门牌编号,振兴工商业,改良筛绢、梳篦、皮革生产工艺及市政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民国初年,省咨议局改组为议会,任秘书长。1912年底,国会办理众议员选举,他主持共和党第三区竞选。事毕,任武进商会会长。积极发展公用事业,相继成立电话、电灯公司,并设公园、医院,促进社会事业发展。1913年,办《兰陵日报》,任主笔。1915年后,致力实业,先后创办常州商业银行、常州纺织公司(今国棉二厂),任经理。1924年,常州纺织公司遭洋货倾轧倒闭,从此,他将精力放在商团上。
常州商团创始于清宣统元年(1909),原名商业体育会,由他任会长。民国后改名商团,招收、训练青年,逐年配备枪械,负责常州地方治安,最多时团员达百余人。当时军阀混战,常州地处沪宁线上,南邻宜兴、溧阳,北通江阴,每次省内有战事,常州首当其冲,必受牵连,胜者勒索供应,败者结队抢掠,尤以奉军张宗昌最难应付。1924年江浙战争中,败军乘火车自无锡退常州,强行入城,他率商团严加防御,使常州免遭劫难。1928年,常州工商业萧条,商团经费日益困难,他将商团改为工学团,在第二公园内附设织布厂,置有20余台布机,自行解决吃饭问题,使其成为一个工读性质的自给自足团体。1937年常州沦陷后,钱避居上海,直至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