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诞登,字于岸,广东顺德人,在清嘉庆元年(1796)任溧阳县知县。
黎诞登举人出身。他还做过新阳(今昆山一部分)、丹徒等处知县。在新阳时“筑圩有功,民怀思之”;在溧阳时“剔弊锄奸,全城感戴”。他在溧阳处理一件人命案中明显包庇乡民:
有一天,溧阳城外一乡民家办喜事,一郡乞丐闻讯后前往讨喜钱。乡民不堪其扰,出门轰赶,双方发生冲突,乡民家的人失手打死了一个乞丐,其余乞丐便奔到县衙告状。
黎诞登升堂听完情况后,道:“我一听就明白了,你们不过是借机讹诈。如果死了人,为什么不扛尸来报案?”乞丐们说:“老爷,真的是死了人啊!”黎诞登摇手不听。旁边站着的一个小吏看不过去,提醒黎诞登说:“老爷,恐怕确实死人了!”黎诞登眼睛一瞪:“胡说!你在城里,怎么知道城外的事情?来人啊,打他二十板子。”小吏吓得不敢吭声了。其他衙役也一个都不敢说话。
群丐们无法,只得跑回村子,将被打死的乞丐尸体抬到了县衙公堂之上。黎诞登于是召集一干人众正式升堂审理此案。他高坐在公案后的太师椅上,两旁站满了如狼似虎的衙役,死尸仰面躺在公堂地上,乞丐们和观看的人站在公堂下面。只听黎诞登喝问道:“下面躺着的人据实回答:姓名、年龄、性别、籍贯……”。众人都愣住了,死人怎么会讲话呢?只听黎诞登又说:“你耳朵聋了吗?还不快快回答!”尸体躺在那里,一声不吭。黎诞登大怒,一拍惊堂木,大怒道:“你敢藐视本官!左右,给我重重地打!”衙役们便将尸体翻转身来,狠狠地打了几十板子。打完,尸体依然不动。黎诞登说:“再打!”衙役们又打了几十板子。如是者三。也是这乞丐霉气,死了还要遭此侮弄。群丐们在堂下,看了又气又恨,但无可奈何。黎诞登这才从太师椅上踱过来,一探死尸的鼻息说:“算了,别打了,这人已毙于杖下。”他高声宣布道:“来人哪,让乞丐把尸体抬走,给他们一些烧纸钱,让他们散了吧!”当时的规矩是官府审案中打死人不是大罪,死了就算白死。群丐们明知县太爷装神弄鬼的无非就是为了解脱办喜事的那家乡民,但也无法可想,只得悻悻地走了。据说:“从此群乞儿敛迹。”再也不敢到乡民家索要钱粮,更不敢到官府喊冤告状了。
在这件案子中,死的虽然是一个乞丐,但毕竟是一条人命。黎诞登如此袒护乡民,不知跟那家乡民有什么关系。即使没什么关系,捉弄群丐,草菅人命,也是枉法不公的。
嘉庆四年,他任丹徒知县期满,暗示当地乡绅,让他们联名上书,声称黎诞登政绩卓著,应该继续留任。其实他并不称职。江苏巡抚岳起察觉了此事,弹劾罢免了他。
(见清青城子《亦复如是》,赵尔巽《清史稿·岳起传》,《新阳街道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