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智慧方志馆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方志馆 >> 常州地方官 >> 内容
谢升庸
发布日期:2015-03-02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谢升庸(1701-?),字畴裕,广东平远县人,在清乾隆十九年(1754)四月至次年六月任金坛县知县。
  
  谢升庸出身于农民家庭,母亲早逝,靠父亲和继母抚养成人。因家庭经济所限,十岁方入私塾读书。他天资并不聪明,但肯用功,“寸阴是惜,夜读书至鸡三唱,犹不倦”,因此学业大进。他于雍正十年(1732)考中举人,乾隆十年(1745)考中进士。
  
  他五十三岁时出宰金坛。当时金坛上交的赋税年年完不成任务,前任官员都很头痛。谢升庸到金坛后,即微服私访,得知当地权贵势力猖獗,侵吞百姓钱粮,拖欠租赋不交。为了震慑豪强,他便首先传唤朝中大臣于敏中的家属到庭讯问(于是金坛人)。四方豪强见状,大为震惊,感到新县令与以往县令不同,连于敏中都敢得罪,于是纷纷收敛气焰,乖乖地上交拖欠的租赋。同时,谢升庸查阅簿册,发现金坛有二万亩不毛之地,名曰版荒,产不出什么东西,但照样计算赋税,他便向上级争取将这些地上的赋税连同以前的拖欠全部减掉了,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民困以苏。由于赋税完成得好,朝廷将超额部分的三分之一奖励给他,他分文不取,全部上交国库。
  
  谢升庸在金坛清白自矢,禁吏胥,察奸宄。县狱里长期关了一些人,谢认真审理,四件案子中就释放了十个人。金坛当时诉讼案件很多,他勤慎讯理,不是特别横悍者,鞭扑罕施。他到任时,每年有四百多件诉讼案,到一年后每年已不满百件。金坛多宦族,他对待他们不激不随,士大夫也不敢以私情请托。
  
  谢升庸尤爱惜士子。镇江府科考,试院便设在金坛,当时试院里除坐椅、桌子外,内外一切需用之物都草草。他捐俸百余金,概行置备齐全,并争取到以后试院物件都归金坛县令掌管,并造册登记,一任一任传下去。士子非常感激,邑人公制“誉髦斯士”匾额悬挂于堂,为他设长生禄位,祀文昌祠。
  
  谢升庸后任河南正阳知县。因双亲年老,向朝廷请求改任惠州府教授,以便就近奉养双亲。他在惠州日与诸生讲学,教人先培养度量见识,然后才教学问。他平生朴拙自守,不事奔竞,当事者罕识其面,虽然四壁萧然,也淡泊自如。
  
  (见《百度百科》谢升庸条,谢汤庸《乾隆乙丑进士谢升庸传》等)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hangzhoushizhi@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