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伯(1696-1778),字偶韩,号友仁,山东海阳人,在清乾隆十五年(1760)任常州知府,又于十九年十二月复任。
胡文伯在康熙朝由副贡生先授济南府学训导,在任六年,士林翕服。雍正四年(1726),特旨引见,破格提授河南禹州知州。嗣后,他五任同知,两任知府。他任常州知府时“洁已爱民,严察贪墨,一时蠧吏奸胥闻风敛迹。尤加意整饬漕务,每至冬月收兑,巡行属邑,弊绝风清”。以致后来数十年,“父老相传,弗忘其德”。
胡文伯非常爱惜人才,后来成为一代名幕的浙江萧山人汪辉祖就在胡文伯手下当了六年师爷。汪辉祖先是当“职掌书记”,又叫书启师爷,日常工作是负责衙门里的公文写作和文案处理,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他的才干很快得到胡文伯的赏识,每遇大事,胡文伯常招其一同商议,所提建议大多被采纳。汪辉祖想学“刑名”(即法律),胡文伯不但不视之为“不务正业”,反而鼓励他刻苦钻研,遇有案件让他一起讨论,使汪辉祖很快成长起来。后来胡文伯升任苏松粮道前往常熟任职时,特亲带汪辉祖一起赴任,他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汪君是一个明爽人,我要从细致处打磨他。汪辉祖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说:佐幕数十年,能够避免粗枝大叶带来的麻烦,离不开胡那几年的调教之功。
胡文伯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升任安徽巡抚,他清正廉明,人称“胡青天”,死后名载清国史馆的《名臣列传》。
(见眭达明《名幕初长成——汪辉祖在胡文伯幕府》、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武进阳湖合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