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智慧方志馆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方志馆 >> 常州地方官 >> 内容
王敛福
发布日期:2015-03-02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王敛福,字清范,号凝箕,别号书岩,山东诸城人,在清乾隆六年(1741)任常州知府。
  
  王敛福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乡试中举,六十年中进士,授吏部稽勋员外郎,后又调文选司,升考功司(吏部下设考功司,掌管官吏考绩、升降之事)郎中。后任浙江温处道佥事。温州东海上有一玉环岛(今浙江玉环县),因以前常有海盗出没,百姓不敢在此耕种。王敛福派兵驻扎,又设一同知管理此地,并广招贫民,给他们牛、种子,让他们耕种,此岛后成为重镇。朝廷在海宁新设兵备道,专督塘务,统辖文武,特派王敛福担任此职。不久,因此地副都统与王敛福有仇,他上疏弹劾王庇护属下,王被降职。
  
  乾隆二年(1738),皇帝闻听王敛福为官清正,便亲自召见察问,见后十分满意,便调王敛福到江南任松江知府(见《上海旧政权建置志》)。调任常州知府,在任时间很短,因母忧归里。服除后,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府。颍州多水患,王敛福亲临勘察,疏通沟渠,建设水闸,并力请朝廷拨款,整治了境内河道,解除了水患。此外,他还兴文教,篡修了《颍州府志》,筑清颍书院等,很得当地士心。后调任江宁(今南京)知府,他在此抓大盗,缉藩库(布政司所属的粮钱储库)盗金吏,兴利除弊,惩办乡恶,除暴安良,并修葺明朝忠臣汪伟之祠,抚恤其后代。乾隆十五年,王敛福又调回颍州,将前期未完之事,奋力为之。颍州百姓都很敬重王敛福,在颍州西湖边为他立生祠,塑像与宋代曾在此任过郡守的欧阳修、苏轼并祀。
  
  王敛福为人正直,多次拒收贿赂,凡所到之地,皆兴利除弊,为民造福,因此民皆敬仰。他因劳成疾,辞官归里,不久病卒,年六十五岁。颍州百姓闻之痛哭不已,齐往西湖生祠祭拜,人如潮水。后他的儿子派人到颍州请其父像归故里,颍州百姓泣留不给,强之再三,乃勉从之。当送像之际,民众齐送,哭声震野。王敛福受人之敬可见一斑。王敛福还精诗文翰墨,有《凤山诗集》传世。
  
  (见《舜帝故里文化网》王敛福条、《回望颍州》等)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hangzhoushizhi@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