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慤,栖霞(今属山东烟台市)人,在清雍正元年(1723)任武进知县。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山东栖霞县牟家曈村山洪爆发,村民从村前的清水河中打救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外地人,名叫朱云龙,是江苏武进县人。当他得知这里是牟慤的家乡时,感激涕零地说:“牟太老爷可是我们武进的清官啊,300年了,我们那里还保存着牟公祠,不忘他的恩惠啊。”
牟慤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考中进士,时年已四十八岁。雍正元年他任武进知县,“有才干,洁己爱民”。邑内有一豪族,持势横行,欺压百姓。此前数任知县都不敢处治。牟慤深入查访,掌握确凿证据后,将他们绳之以法,狠狠打击了邪恶势力,百姓都奔走相告说:“武进来了个牟青天。”此后,牟慤查阅案卷,发现有一僧人毒死师傅,已押狱数年,久而不决,刑部屡催结案。牟慤为了核实案情,便将此人提出重审。僧人便讨要笔墨,写了几行字呈上。牟慤接过来一看,只见写道:“如果放我一生,愿出一千两银子。”原来此人就是用这种方法买通前几任知县而活命至今的。牟慤大怒,喝道:“你以为我是贪赃横法之辈吗?竟敢想收买我!”在他的审讯下,僧人只得如实招供了犯罪事实,案件顺利了结。
牟慤任武进知县只数月时间,当年十月便调任睢宁县知县。他在睢宁也治理有方,得到老百姓的拥戴。此时,朝廷有一位高官被罢官回睢宁老家,牟慤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便立即上门拜访。后来此人通过耳闻目睹,了解牟慤是位清正廉洁的好官,便记在心里。两人常在一起磋商教化之道,一来二去,遂结成至交。不久,这位高官又被雍正皇帝启用。雍正四年有一天,雍正问这位高官乡下有无屈才之人,此人便将牟慤的事迹作了介绍,雍正大喜,立即下特旨引见,并让牟慤于六月一日前赶到京城。
牟慤接旨后,便启程进京。睢宁百姓知道后,以为他要离任了,纷纷挽留。牟慤不忍拂百姓的心意,下马一一劝解。如此一来,县境不出百里,竟走了三天时间,以致耽误了行程,来不及按时到达京城了。牟慤怕犯欺君之罪,在道便吞金自尽,年六十三岁——这似乎不合情理,皇帝召见这样的大事,牟慤怎么不提前出发呢?即使百姓挽留,县境也用不着走三天吧?况且睢宁离北京也不远,怎么会误了日期呢?但他“道卒”是肯定的,雍正皇帝很惋惜,下旨让江苏巡抚抚恤其家,并资送回籍。
(见《烟台故事集锦》、《武进阳湖合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