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验,字大克,号松岩,浙江黄岩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任常州知府。
据《中国名人大辞典》及《武进阳湖合志》等记载,符验是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先任福建道御使,后任常州知府。他“清澡峻节,嫉恶好善”。到常州上任时,只带二只破竹箱和童仆一人。在任上,他常常只以青菜佐饭,很少吃肉,常州百姓称他为“符青菜”。他“锄强不避权要,有竄匿,期必得之,苟奉法而至,亦不深苛。志在兴革,凡都野远近、险易图之,以便勾校”。嘉靖二十四年,旱蝗灾害严重,他下乡详咨民情,自带米数升、柴数束,自己开火做饭,不劳下属接待,并强令土豪开仓放粮,救民之急。他“尤喜尊礼儒硕,与(郡人)徐问、唐顺之游,徒步过从,竟日忘倦”。
符验称得上是清官,律己很严,但可惜他用律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就难免得罪很多人了。有一次他下乡巡视看灾情,发现运粮船的船夫在船上吃肉,便将他们抓来鞭笞怒责。这就做得太过分了。富人可以吃肉,穷人就不可以吃肉么?你吃青菜,其他人也只能吃青菜么?这个例子说明符验对人的要求太高了。他与徐问等交游时,徐问曾规劝他处事宜存宽大,但他改不了。对人要求太高,得罪更多的是富人。于是便有人上告。当时郡人薛应旗任南京考功郎中,负责南畿(包括常州)官员的考核,他误听奸言,便上疏说符验的不是,结果符验被降职调任湖北蕲州通判。符验叹息:“见小民之涂炭,睹国课之缺需,忿豪右之横行,伤风俗之薄恶。思为上下竭力,心虽爱民,政妨巨室。”从此话可知,他是得罪了常州的巨室而去职的。后来薛应旗知道符验是个贤官,非常追悔、惋惜,但也于事无补了。
嘉靖二十七年(1548),符验调任福建福安知县,他整治铁矿,驱逐无赖,创儒学,置学田,选拔贤士,很有政声。次年任彰德同知,途经黄岩,与故友游雁荡山,撰《游雁山记》。嘉靖三十四年,升广西按察司佥事,卒于任上。著有《革除遗事》16卷,《留台杂记》8卷及《四礼或问》、《松岩集》。夫人吴氏俭朴持家,不以夫而贵而骄,终日纺织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