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观(1443-1528),字衍观,号活溪,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在明弘治三年(1490)任溧阳县知县。
符观少年时很清苦,曾寄食新余城北的佛塔寺庙读书,学习非常刻苦。他属于大器晚成之类,到弘治三年(1490)四十七岁时方考中进士。在溧阳任职时他做过诸多实事,如修建学校,筑陂浚浜,以备旱潦,均平徭役,锄击豪强,明察庶狱,平反死罪数人,修筑仓库、桥梁,篡修县志等。据说他以廉爱闻名,有一次他在公署旁种菜,结果掘地得到金子,但他不据为己有,立即用来易粟赈饥。他“在任六年,升去,士民念之不忘”。
升辰州同知,改迁黔江、溆浦等地学正,他亲自招生讲课,使当地学风大盛。升任广西按察佥事,盐贼构乱,计歼之。改任浙江布政司参议,山东布政司参议,他都未赴任,自愿请老归乡,于正德十二年(1517)正式退休。回乡后闭门不出,江西学政登门请他出山到白鹿书院讲学,他称病不去。在家治学,博览众书,对经史、天文、地理、医药以至卜卦等,都有研究。著述丰厚,有《活溪存稿》、《医家纂要》、《地理集奇》、《唐诗正体》、《宋诗正体》、《元诗正体》、《明诗正体》等。居家多年后终老。
符观与严嵩的交谊很不一般。严嵩是江西分宜人,分宜与新喻相邻,他在此的亲戚很多,也结交了一批好友,符观便是其中之一。符观比严嵩大了37岁,所以严嵩尊其为长辈。凡是严嵩家有婚丧嫁娶之类的家事,符观都要有所表示。严嵩的《钤山堂集》中,诗词应和频繁的便有符观。符观退休时,严嵩写诗曰:“符子冬暮发京南迈,予日思之,恨不能从也,作此讯寄:北风日日河冰壮,愁病思君万里行。江上归帆何日到,天涯旅梦几回成。青春自改浮云色,幽谷虚传好鸟声。逋客总贻猿鹤笑,故山空系薜萝情。”对符观的思念、羡慕之情溢于言表。符观死后,严嵩郑重地为其写了1200多字的墓志铭,辞情恳切,颂扬颇佳。
严嵩是明朝著名的奸臣,符观据说是“廉静谨厚,不为利疚”之人,两人却维持着真挚的友谊。这或许是当时严嵩的劣迹尚不昭著,或许是符观乡党之情甚重,超越了是非对错的界限了吧。
但由此可见,人是很复杂的,与贤人交好的不一定都是贤人,与小人交好的也不一定全是小人。
(见《同治新喻县志》,《嘉庆溧阳县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