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鍊(1507-1557),字纯甫,浙江绍兴人,在明嘉靖十九年(1540)任溧阳县知县。
沈鍊在嘉靖十七年考中进士后,任溧阳知县,在任“博击豪强,保护良善”。又任荏平知县,清丰知县。他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且为官清廉,颇著政绩,为百姓所称道,但因其不阿谀奉承,每每龇龉权贵,故不得升迁。后他入京任锦衣卫经历。
当时塞外俺答率众进犯北京,送信来要求贡物,言辞中多有不礼处。嘉靖皇帝让朝廷官员讨论如何措置,司贞赵贞吉提出拒绝俺答的无理要求,其他人无人敢赞同,只有沈鍊表示赞同。吏部尚书夏邦谟看不起他,问他:“你是什么官?”沈鍊说:“我是锦衣卫经历,是小官。大臣不说,所以小吏发言。”沈鍊上疏请求集结军队乘敌人怠惰时发起攻击,可获全胜,但嘉靖皇帝不听。
沈鍊平生以忠义自许。当时嘉靖皇帝深居内宫,学道修仙,朝政由严嵩及其儿子严世蕃等把持,招权纳贿,卖官鬻爵,腐败一天比一天严重,沈鍊时时叹息。一日与人饮酒,饮到一半时提及严嵩,他便慷慨激昂、泪流满面地大骂严嵩专权误国。此后便上书《十罪疏》给皇帝,揭发严嵩十大罪状,并一并弹劾夏邦谟谄谀奉迎、受贿黩货等情形。谁知皇帝不辩黑白,见疏大怒,反将沈鍊抓来重打数十板,将其贬至居庸关北的保安去垦荒。
沈鍊到了保安,没有地方居住。当地有一商人获知他获罪原因,便让出住房让其居住。当地百姓也很钦佩沈鍊的为人,让自己的子弟跟随沈鍊学习,大家经常送米送柴给沈鍊家。沈鍊便用忠义大节来教育他们。塞外人素来质朴正直,大家又都熟知严嵩的罪恶,便天天与沈鍊在一起大骂严嵩,而且扎起草人,上写奸贼李林甫、秦桧、严嵩的名字,喝酒后沈鍊与弟子们一起用箭射他们。沈鍊还独自骑马到居庸关口,戟手南指大骂严嵩,然后大哭而返。这些情况慢慢传到京城,严嵩等人听后大为愤恨,一心要找机会报复。
在此之前,许伦任宣(化)大(同)总督,常杀良民以冒功,沈鍊曾写信责备他。后来严嵩的同党杨顺接任为总督,杀良冒功比许伦更厉害、更残酷,沈鍊又写信给他严厉责备。沈鍊还写文章祭祀无辜死难者,言辞中多有讽刺杨顺之处。一次沈鍊在杨顺的庆功宴上献诗一首:“杀良献首古来无,解道功成万骨枯。白草黄沙风雨狂,冤魂多少觅头颅。”杨顺大怒,派亲信告诉严世蕃说沈鍊结交死士,击剑练箭,意不可测。严世蕃便嘱托巡按御使李凤毛陷害沈鍊,但李凤毛不肯,便推辞说:“是有这回事的,但现已解散了他的同党了。”不久,李凤毛解职,严嵩的同党路楷继任。严世蕃嘱咐他与杨顺合力算计沈鍊,许以厚报。路、杨两人便日夜合计如何陷害沈鍊。嘉靖三十六年,恰逢白莲教徒阎浩等人被捕,招供多名嫌犯,杨顺大喜,对路楷说:“这次可以报答严公子了。”于是将沈鍊的名字也写入其中,诬告白莲教是以沈鍊为首,众人都奉他为师,听他指挥。严嵩父子接报后大喜,将案件发交兵部查办。此时的兵部尚书正是前总督许伦,他本来对沈鍊也怀恨在心,此时不加复查便判沈鍊死刑,并将其子沈襄流放到极远处。当时是嘉靖三十六年九月。
处死沈鍊后,杨顺的一个儿子被封为锦衣卫千户,路楷也受赏。但杨顺怀疑:“为什么对我的赏赐这么小?难道严公还不满意吗?”于是又拘捕沈鍊的儿子沈衮、沈褒,杖杀了他们。又发檄文逮捕沈襄。沈襄因路远晚捕到,正要拷打审讯时,恰逢杨顺、路楷因其他事被逮捕,他才免遭杀身之祸。
后来严嵩倒台,严世蕃被诛杀。行刑时,沈鍊在保安所教子弟在太学学习的,在刑场祭祀沈鍊,看到严世蕃人头落地后,大呼:“沈公可以瞑目了”,大哭而去。
隆庆初年(1567),追赠沈鍊为光禄少卿,任命沈襄为官。沈襄于是上书诉说扬顺、路楷等罪恶,官员也相继弹劾杨顺等,于是将杨顺、路楷处死。天启初年(1621),朝廷又给沈鍊谥号为忠悯。沈鍊有《青霞集》、《鸣剑集》、《塞垣尺牍》等。(见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四,《明史列传第九十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