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智慧方志馆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方志馆 >> 常州地方官 >> 内容
吕光洵
发布日期:2015-02-28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吕光洵(1508-1580),字信卿,号沃洲,浙江绍兴新昌人,明嘉靖十五年(1536)任溧阳县知县。
  
  吕光洵是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出任福建崇安县知县。后任溧阳知县,讲学劝农,置学田五百亩,以赡贫生,均田清税,善政毕举。有一个御使巡视到溧阳,吃饭时看到饭中有脏东西,疑是投毒,便勃然大怒,想要罪责有关吏役。吕光洵过来拿起脏物便吃掉,御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吏役都非常感激吕光洵之德,由是亲而敬之。他在任三年,“生平粹然儒者”,“学道爱人之声闻于上下”。
  
  嘉靖十九年,他被擢为河南监察御使,条陈边防守卫事,出巡陕、甘,后又巡按苏、松、常、镇等府。四府地势低洼,常患水灾,吕光洵实地考察后作三吴水利图,然后组织人员修筑堤岸,疏浚水道,水患得治,得到皇帝的嘉奖。吕光洵又奏免四府租粮60余万石。倭寇骚扰东南时,吕光洵率水师尽歼之,晋俸二级。有狱囚20余人越狱潜逃,县令追捕,株连数十人。吕光洵认为不应惊扰无辜,于是下令细侦察,缓缉捕,后越狱者尽捕,民得以安。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犯古北口,直逼京师,吕光洵一日连上十三疏,力陈有战无和,有进无退之策。迁光禄寺少卿、大理寺少卿等,后任应天府尹。当时用兵江南,因军饷不足激发军队哗变,杀了南京兵部侍郎。朝廷擢吕光洵任副都御使办理粮饷,平息了兵变。改任南京工部侍郎,督修卢沟桥,未期年竣工,加增二品俸。嘉靖四十二年,云南发生叛乱,朝廷授吕光洵为右都御使巡抚云南。他遣兵守险,辑捕奸凶,平息了叛乱。后武定府土官又据城叛乱,吕光洵又与他人协力讨叛,数月即平。于是他在此改土归流,兴办学校,教以文化。因得罪云南黔国公沐氏,改为南京工部尚书,旋乞终养归乡。滇人作《平黔记》表彰其事,建生祠纪念他。
  
  归里后,吕光洵往来天姥、镜湖间,与一些学者切磋学问。又置义田,敦睦亲族,乐施乡里。他勤于著述,著有《元史正要》、《诗易笺》、《三巡奏议》、《皆山堂稿》、《可园诗钞》等。七十二岁去世。
  
  吕光洵刚外出做官时,其父在家乡横行不法,当时的新昌知县、江苏太仓人曹祥便将其抓来打了一顿。后来吕父弃恶从善,“卒为善士”。多年以后,吕光洵担任御使巡视太仓,当时曹祥正在家,吕光洵便去拜访他,讲起了这件事。曹祥已经忘了此事,现在见大官吕光洵主动提起这事,便非常不安。吕光洵连忙说:“要不是老先生,我父亲那能改恶行善呢?那件事之后,我一直很感激你,十几年都未曾忘怀!”两人谈得很投机,吕光洵便留宿在曹祥家作长夜之谈。他离开时,还送了曹祥很多礼物。
  
  (见《新昌县志》,《嘉庆溧阳县志》,明朱国帧《涌幢小品》等)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hangzhoushizhi@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