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嵩,字维嶽,山东滨州人,在明正德六年(1511)任常州知府。
李嵩于弘治二年(1489)中举,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进士,任过华亭知县,礼部主事,刑部员外郎,河南道监察御使等职,后任常州知府。
李嵩到常州任职时,正值河北霸州人刘六、刘七率众暴动,纵横京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声势很大。李嵩察看常州城墙、城濠,发现颓坏破败之处甚多,于是建议筑城浚隍,加强战备,防患于未然。大家都认为他过虑了,战乱远在千里之外,何况还隔了长江,暴动者根本不可能打到常州来。但李嵩力排众议,坚持组织力量整修加固了城墙、城濠,做好了战守的准备。
这一切刚做完三个月,正德七年,刘七等率众乘船从湖北黄州出发,顺流直达镇江,大败拦截的官军,官军死伤无数。七月,刘七率众进入常州孟渎修理船只,常州全城戒备。至此,常州人都佩服李嵩有先见之明。由于城墙已加固,战守已有准备,常州城内的人心还比较安定。
刘七等后来未进攻常州城,而是进攻江阴,当时江阴归常州府管辖。李嵩见常州无虑了,便率众驰向江阴迎敌。他“擐甲御之江上。吏民望见嵩,气益倍,斩获百数千人。又令死士泅水凿贼舟,沉数舰,乃退。顷之,贼复来,势益张。嵩佯偃旗鼓示弱,而严勒部伍,戒鸡鸣出击。贼谍知,遂奔狼山,为边兵歼焉”。李嵩因为战守有功,后被朝廷奖励“进食三品俸”就是享受三品官(相当于省部级以上)的工资生活待遇。
常州觅渡桥,是李嵩在正德八年(1513)为方便市民过市河而建。后李嵩离任而去,“民怀思之,榜西城门楼曰‘怀李’”。李嵩在常州还疏浚了南运河,督修了城濠,修建了广化东桥、西桥,重建了府学桥、丫河桥,青山、怀德、德安等门吊桥。
(见《武进阳湖合志·名宦传》、《上海旧政权建置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