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衡(1114-1175),字梦锡,浙江金华人,在南宋乾道元年(1165)二月至第二年十月任常州知州。
叶衡在南宋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任福建宁德县主簿,代理县尉。后任临安于潜县令,当时县里赋税很不平等,富户大多隐瞒漏报,而贫困户纳税沉重,叶衡便将民户分成九等,五等以下一律免税,将他们应交税收均摊给上四等,使贫困户得以休养生息。到纳税时,不派官吏催收,只是悬挂告示,让百姓自己来交,税收反而完成得很好,治绩成为临安府最好的县。府里推荐他面见宋高宗,得到高宗的表扬。
不久,提升为常州知州。当时境内闹水灾很严重,叶衡便开仓放粮煮粥给饥民喝,有人说常平仓不可轻易开启,要开启也要秉报上级批准。叶衡说“救急如救火,储备正是为了急用,怎么可以看着百姓挨饿而不去拯救呢”!他毅然开仓救济。州里瘟疫大起,叶衡单人独骑带了医生四处奔走,到处访贫问苦,救治很多人。他还很爱惜人才。他让晋陵县丞李孟坚去代理无锡县令,李孟坚将无锡治理得很好,叶衡便将他推荐给宋孝宗,李孟坚便被提拔任秀州(今嘉兴)知州。
叶衡任太府少卿,建议在合肥附近招民开垦圩田,给予优惠政策,公私都受益。授任户部侍郎,整理盐政,抑制贩卖私盐。后任庐州知州,枢密都承旨,改革军政弊端,年终以养马多少进行考核,严格以实绩来评价人。有一个人考贤良方正科,文章内容近似于揭发人的隐私,被考官录入最低等(不及格),叶衡建议要包容直言,于是赐给这人进士出身。
叶衡虽是文人,但懂得治军。当时江淮一带兵士名籍浮滥,皇帝令叶衡前往检查视察,叶衡严加整顿,改掉积弊,并组织起民兵,当时人都认为他抓住了治军的要点。办完事回朝后,宋孝宗召见叶衡观摩军演,并亲自写条幅送给他。
叶衡后为荆南、成都、建康府知府,户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宋孝宗很信任他,凡是机密大事都召他商量,他也都能清晰地回答得出情况。他还主持将原先社会上流通的二千二百多万纸币全部兑换收回,稳定了物价,得到孝宗称赞。宋孝宗发命令为两个人升官,叶衡说没经过有关程序和考察,这样做不合适,宋孝宗便马上收回以前的命令。
后来,宋孝宗想从金国那里收回河南一带地方,便叫大家推荐可以到金国去交涉的使节,叶衡便推荐朝臣汤邦彦。汤邦彦听说后非常恼怒,认为是叶有意排挤自己,于是便趁面见皇帝时,揭发叶衡曾在外面说皇帝的坏话。宋孝宗大怒,当天就罢免了叶衡右相之职,降他为安德军节度副使,流放到柳州安置。后来汤邦彦出使有辱使命,宋孝宗便将其流放到岭南,并恢复了叶衡的官位与祠禄,让他可以随意选择居所。他便回归故里,六十二岁去世。
叶衡十年中由小官做到宰相,据说得到了皇帝身边有权势内侍的帮助。但他也确实多才多智,管理兵事非常清楚,于盐政、马政、兵籍等有诸多革新,可以说是当时突出的人才吧。
明人谢肇淛的《五杂俎》载有一则有关叶衡的故事:叶衡罢相回乡后,日日与布衣相聚甚欢,一天突然不开心,问在座的客人说:“我将要死了,但不知死后到那边(阴间)好不好?”一姓金的士人回答说:“很好。”叶衡惊问:“你怎么知道?”那人说:“如果那个地方不好,死去的人都逃回来了;一去便不返,所以知道那里很好。”满座皆笑。叶衡问得本身就很荒唐,金姓士人回答得也很荒唐,但很幽默,且符合逻辑,所以赢得哄堂大笑。
(见《宋史·叶衡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