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智慧方志馆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数字方志馆 >> 常州地方官 >> 内容
陈求古
发布日期:2015-02-25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陈求古,四川阆中人,在宋仁宗朝任过常州知州。
  
  陈求古在常州地方志中仅有名字,未有其他记载,但从年代来分析判断,他就是宋仁宗朝宰相陈尧佐的儿子。他除任过常州知州外,在至和元年(1055)还任过温州知州(见清梁章钜《浪迹续谈》),在宋神宗朝还任过驾部郎中,宫苑使,遥领团练使等(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六十五)。他在任国子博士时,揭发翰林学士李淑写诗“谤讪”朝廷。这是又一起诗祸。
  
  大文豪苏东坡遭遇过“乌台诗案”,差点丢了性命。其实在北宋,遭遇诗祸的,苏东坡并非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在宋仁宗朝,就有一个卫尉寺丞邱浚因写诗,被人告发为“讪谤朝政,言辞鄙恶”等,“执政欲重诛之”。还是仁宗皇帝宽厚,称之为“狂夫之言”,于是减经处分,被降做饶州军事推官、监邵武军酒税。到了庆历八年(1048),李淑也因写了一首咏周陵的怀古诗而遭祸。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人邵博的《邵氏闻见后录》记载:
  
  庆历中,翰林侍读学士李淑当郑州知州,因后周少主的陵墓在此,他便题周少主陵云:“弄耜牵车晚鼓催,不知门外倒戈回。荒坟断陇才三尺,刚道房陵半仗来。”李淑为翰林学士时,宋仁宗赵祯因他才学好,让他作《陈文惠公尧佐墓铭》。李淑对陈尧佐少有推称,书“尧佐好为小诗,间有奇句”,及有“愎弗咸”等语。陈氏子弟看了很不满意,请求改写这些语句。李淑说文字已送皇帝御览过了,不能改写。陈氏子弟为此深恨,想要寻机报复他,于是搜寻到这一首诗,由陈求古出面上奏朝廷,指其“倒戈回”之句辞涉谤讪,意思是讽刺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倒戈回京,夺人江山,来路不正。宋仁宗将此事交有关部门评判,众人都认为引喻不当。宋仁宗自己也认为老祖宗是应天顺人,并不是逼伐而取人江山的。因此李淑被削去翰林学士之职,改知应天府。虽然处分不重,但名誉悠关,李淑不服,累表论辩,朝廷不回答。李淑便要求解官侍养,也就是提前退休,结果得到批准。
  
  陈求古在此事中有挟个人恩怨报复之嫌,做得不够光明正大。但从他为人来看,《宋会要辑稿》载:“神宗熙宁元年五月七日,以驾部郎中陈求古换宫苑使,遥领团练使,不得为例。求古累历知州,有治声。翰林学士郑獬应诏举官,力荐之,故有是命。”看来他官声还不错,宋神宗居然为他开特例加官。
  
  李淑文采虽好,但看来人品却不怎么样。他后来又出任为翰林学士,到了皇佑三年(1051),被谏官包拯、吴奎弹劾:“淑性奸邪,尝乞侍养其父而不及其母,即得侍养,又复出仕,有谋身之端,无事亲之实。作周三陵诗,语涉怨愤,非所宜言。且陛下事章献太后,母子之际,无纤介隙,而淑誌吕夷简墓,有过猜鸡晨之语,深累上德。宜夺禁职,以戒怀奸隐慝之臣。”(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一》)包拯、吴奎都是仁宗朝著名的正直大臣,他们都看不惯李淑的为人,上奏他的罪行,其中作周陵诗也是一条。包拯等说的“语涉怨愤”与陈求古说的“语涉谤讪”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同样的罪名。因此李淑又一次被削去翰林学士之职。
  
  李淑也够倒霉的,因作了这首诗便屡次被人抓住小辫子穷追猛打。细观这首诗,其实是讽咏周少主的,没有对赵匡胤有什么不恭敬的地方。只是当时吹毛求疵、上纲上线的风气如此,而且宋仁宗也认定他有错,那么李淑即使浑身是嘴进行辩白也是徒劳无益的。嘉佑四年(1059),李淑抑郁而死。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hangzhoushizhi@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