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思永(1000-1070),字季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在宋皇佑元年(1049)任过常州知州。
彭思永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考中进士,外任过南海、分宁知县,睦州通判,潮州、常州、瀛州、黄州、太平州等知州,江宁知府,湖北转运使,益州转运使,河北都转运使等,在朝任过侍御史、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七十一岁去世。
彭思永为人厚道、仁义。他还是儿童时,有一次早上去上学,在门外捡到一支金钗,他便坐在那儿等失主。不一会儿,有人寻来了,彭思永经观察询问,确知他是失主,便将金钗交还给他。那人拿出钱来答谢,彭思永拒绝了,说:“如果我贪图钱财,就将金钗藏起来不给你了。”彭思永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带了几只臂镯作盘缠。到京城后,有几位一起参加科考的人来拜访他,彭思永拿出臂镯让大家赏玩,有人偷了他一只臂镯藏到了衣袖里。众人看少了一只,便四处寻找。彭思永知道有人偷拿了,但他不忍弄得尴尬,便连忙说镯子没少。后来客人告辞时,大家举手作揖,镯子从偷镯者的衣袖中掉了出来,那人脸一下红了。彭思永不但不耻笑那人,反而说是镯子掉进了那人的衣袖,那人不是故意拿的,帮那人解脱。众人都很佩服他的气度。宋神宗登基后,彭思永任御史中丞,御史蒋之奇劝他与其一起弹劾欧阳修的家庭秘事(胡说欧阳修与儿媳有染,一说奸污外甥女)。彭思永说这种家庭秘事外人怎么知道?风言风语的事不可信!他不同意参与弹劾。蒋之奇便自己上章到宋神宗那里弹劾欧阳修。宋神宗便问彭思永这种话是谁先说起的?彭思永不肯出卖他人,便沉默不答。宋神宗很生气,将他贬出朝外任黄州知州。
彭思永历任朝内外多职,口碑都很好。他当睦州通判时,台州发大水,淹死很多人,城墙也被冲毁。他受命到台州代治州事,到任后立即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安葬死者,修建住宅,增筑城墙等,使台州很快恢复了生机。他任湖北转运使时,辰州土著头领因与辰州守将发生矛盾,打算作乱,守将也准备出兵讨伐。这时刚好彭思永前来巡视,土著头领久闻他的大名,便主动前来谢罪,彭思永乘机调节双方矛盾,动乱便没有发生。他任益州转运使代理成都府事时,刚上任一天,发现有一个偷盗公钱的官吏,已经判决了三年,却依然逍遥地出入官府,他便立即将其绳之以法。又发现此地的扒手非常猖獗,前任官员都治不了,他便抓来一个扒手审问,弄清了他们的扒窃伎俩和同伙,将他们全部抓了起来,为老百姓除了这方面祸害。朝廷每年都派宦官祭祀峨眉山,他们到成都后都大肆搜刮珍玩之物,价值巨大,前任官员都不敢管,彭思永只准他们带走其中的三分之一,宦官只得悻悻地离开,但因为彭思永为人正直,声望很好,他们也没法中伤他。他任瀛州知州时,发现当地适宜种植桑麻,但由于赋税太重,老百姓不愿种,致使生活日益贫困。彭思永便上奏降低了赋税,使当地恢复了桑麻种植。他在宋仁宗朝任侍御史时,上奏批评不经朝廷正式封授,而由宫内直接赏赐官职是一种弊端。皇佑年间皇帝祭拜明堂前,有传言说所有文武百官都将进升官级,彭思永认为赏赐太滥,便上疏抗争。外戚张尧佐想当宰相,宦官王守忠想得到旌节,据说宋仁宗已同意,即将发诏书,彭思永与其他御史们议论此事,其他人都说待诏书发出后再谏诤不晚,彭思永说诏书一发出,挽回就很困难了,不如现在上奏阻止。其他御史怕得罪皇帝,不敢谏奏,彭思永便独自上疏抗争。宋仁宗果然大怒,想处罚他,幸亏大臣们帮忙说情,他才没有被处罚,只是被解除了侍御史职务而改成他职。
彭思永很清廉,他为母亲守丧时,家里很穷困,乡邻们赠他钱财,他一无所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