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熙政,洛阳人,进士出身,在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任过常州知州。
有关石熙政的资料能够查到的不多。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下)》载:石熙政知宁州(今甘肃庆阳),上言:“昨清远军失守,盖朝廷素不留意。”因请兵三五万。真宗曰:“西边事,吾未尝敢忘之,盖熙政远不知耳。”周莹等曰:“清远失守,将帅不才也,而熙政敢如此不逊,必罪之。”上曰:“群臣敢言者甚是难得,苟其言可用,用之,不可用,置之。若必加罪,后复谁有敢言者。”因赐诏书褒嘉焉。(石熙政向皇帝建言,即使说错了,也是对国事的关心和对皇帝的忠心。周莹等人一听宋真宗有想法,立即迎合,想加罪于石熙政,真是一付侫人的嘴脸。幸好宋真宗还比较明智,不但未加罪反而褒嘉了石熙政。周莹这样在领导身边的小人真可畏啊!)
西夏攻陷宋清远军是在咸平四年(1001),从时间上分析,这个石熙政应该就是当过常州刺史的石熙政。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石熙载传》还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石熙政的同父异母哥哥石熙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重臣。宋初赵光义当泰宁军节度使和开封尹时,石熙载任他的掌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赵光义即位当皇帝后,石熙载负责贡举选拔人才,号称得人。太平兴国四年(979),他以给事中充枢密副使从征太原,回来后历任刑部侍郎,户部尚书,枢密使等。八年上表求解职,授尚书右仆射。九年卒,谥元懿。宋太宗为其“悲叹累日”,可见对他很信任器重。史称石熙载“性忠实,遇事尽言,是非好恶,无所顾避。人有善,即推荐之,时论称其长者”。而且他“事继母牛氏以孝闻”。原来,石熙载生母死后,其父续娶牛氏,牛氏将其前夫子带入石家(俗称“拖油瓶”),取名石熙导。石熙载之父后又生石熙政。石熙载对石熙导、石熙政还有从弟石熙古都“抚之如一”。石熙政、石熙古后来都考中了进士,石熙导则因为石熙载的门荫关系奏补为殿直官。
石熙载死时,他的儿子石中孚、石中立都尚幼。此后大概是由石熙政当家了,他没有石熙载那样的气度胸怀,非常厌恶石熙导。他认为石熙导不是石家人,却沾了石家很多光,不但分得石家一份家产,而且连官职也是靠石家门荫得来的,现在官却做得比自己还大。石熙政越想越恼火,仇恨越来越深,后来便做出了一个非常出格的举动:他带人抄走了石熙导的家产,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奉旨来查抄的。石熙导当然不服气,于是双方互相交讼。有关部门开始时偏袒石熙政,责怪、归罪石熙导。到后来不知皇帝怎么知道了这件事,亲自召问石中孚、石中立,知道了其中的实情,于是将此案交有关部门复审,终于将此事的前因后果以及石熙政假传圣旨的情况全部搞清。处理结果是:石熙导不再姓石,还复本姓;石中孚等因是养子(因石熙载已死,由石熙政抚养),不作追究;石熙政除名,撤职罢官。皇帝知道石熙载因继母牛氏之故对石熙导很厚爱,所以虽然令石熙导认祖归宗,但“不夺其官”,而且“复以财产量给之”。石熙政后来又慢慢地做到了供备库副使。
历史上假传圣旨的事不少,但假传圣旨去抄别人家产的却好像只有石熙政一例。还有假传圣旨来谋取私利的,如宋初曾当过常州知州的杜载。
杜载,生平事迹不详,《武进阳湖合志》载其在宋太祖开宝九年(976)来任常州知州。《宋史·王仁瞻传》载,在太平兴国五年(980)八月,宣徽北院使、判三司王仁瞻向宋太宗密谏,有一些近臣和皇亲国戚,都派遣亲信到秦、陇间购买竹木,结成巨筏运到京师,所经过的关隘、渡口都假托皇帝的命令免税。运到京师后,便“厚结有司”亦即贿赂有关官员,全部通过官府出售,“倍收其值”。户部判官杜载就是用这种方法谋取私利的一员。从时间上分析,这个杜载应该就是做过常州知州的杜载,不过他此时已做到户部判官。宋太宗听后大怒,将杜载等人都抓起来交有关部门审问,杜载等人都供认不讳,结果他被贬为均州司户。
石熙政、杜载能够假传圣旨为自己谋取私利,胆子也够大的了,也说明宋初对官员的约束很薄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