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鲁,又名冯谧,字叔文,广陵(今扬州)人,一说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宋建隆三年(962)后任南唐的常州观察使(此据《宋史》)。
冯延鲁少负才名,开始时在徐知诰(李昇)身边工作。李璟继位后,他从礼部员外郎骤升至中书舍人、勤政殿学士。李璟爱其才,不认为这是突击提拔。有一次李璟宴请群臣,拿出了一批宝器,内贮龙脑数斤,准备赏赐给大家。冯延鲁说:“我来仿效(汉代)陈平分金那样平均分配给大家。”李璟同意。结果冯延鲁只分掉一半,还有一半自己拿了,对李璟说:“感谢皇帝将这些赐给我冯延鲁。”李璟一笑而罢。这说明冯延鲁在李璟面前很得宠。
冯延鲁锐于进取,常欲用事四方,以邀功名。他的同父异母哥哥冯延已责备他说:“士以文行饰身,勤恪居职,就能得到荣宠,何必行险以图禄利?”冯延鲁回答说:“哥哥你能这样,弟弟我不能愔愔待循资为宰相也。”保大初,闽国内乱,南唐乘机进兵取得建州,接着又进兵福州。冯延鲁是监军使,与诸将各领兵万数,“四面俱至,围城数匝,声动天地,有国以来,出师之盛,未之有也”。但冯延鲁等“各务为已功,犄角不相应”,所以兵势虽盛,而城久不下。这时,吴越救兵从海道乘船赶到了福州海边,但被南唐军阻住,加上滩涂泥泞,吴越军不能上岸。冯延鲁根本不懂打仗,此时瞎指挥道:“城久不下,就是倚仗有救兵。不如放敌军登陆,然后一鼓歼之。城中见救援无望,自然会投降了。”他的部下将领连忙劝阻道:“不能!如果放敌军上岸,他们是背水一战,已无退路,必定拼死向我冲击,胜负就很难料了。现在城中贼势已困,只要不让援兵上来,他们很快便坚持不住了。”但冯延鲁不听,指挥南唐军后退。结果吴越兵从容上岸后,奋跃而前,拼命死斗,城中也出兵夹击,南唐军大溃,死者以万计,委弃军实戎器数十万,国库为之虚耗。冯延鲁败后自杀未遂,被锁解建康。冯延己叹道:“弟不肯为循资宰相,弄到如此地步。”兄弟以此有隙。
但李璟只是将其流窜至舒州,后来又任他为少府监,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兼东都(扬州)副留守。后周军进攻扬州,冯延鲁便剃光了头,穿上僧衣装着和尚逃跑,但还是被抓住。时人讽刺他说:“执节分符,始作大军之帅;被缁削发,潜为行脚之僧。”又云:“昔日旌旗,拥出坐筹之将;今朝毛发,化为行脚之僧。”周世宗释放了他。他回江南后任户部尚书。
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后周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不服,举兵反抗,其间,他派人与南唐联络,要求助其起兵。赵匡胤亲自率军平定了这次变乱后,列兵长江北岸,想乘势南渡攻唐。李璟赶紧派冯延鲁过江去朝见赵匡胤。赵匡胤声色俱厉地责问冯延鲁:“尔国何为敢通吾叛臣?”冯延鲁神色不变,徐徐述说了事情的经过,说明李重进派人来联络之事是有的,但南唐是劝阻其不要起兵的。赵匡胤听了大喜,复问:“现在我手下的将领都力请渡江南下,你以为如何?”冯延鲁回答说,小国肯定不能抗衡大国。不过本国有侍卫数万,皆先王亲兵,誓同死生,肯定不会投降。大国要战胜本国,恐怕要牺牲数万将士的性命才行。另外,如果你们攻城不下,南唐军截断你们的饷道,事情就很可虑了!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道:“我是与你开开玩笑的。”于是南渡之议才息。当时宋军追捕李重进的叛卒,日戳数十人。冯延鲁因事见赵匡胤,便说:“叛变的仅是一李重进呢,还是众人呢?如果说是众人叛变,则陛下登位是应天顺人,没有这个道理;如果只有一李重进叛变,则胁从者何罪!”赵匡胤感悟,便不再诛杀叛卒。
南唐后主李煜嗣位后,冯延鲁自以为奉使有功,有一次李煜在内殿宴请,他亲自倒酒给冯延鲁喝,但冯延鲁不肯喝尽,李煜亲自为他诵诗并弹琴侑酒,冯延鲁还是不喝,李煜优容没有责备他。建隆三年,李煜派他去宋朝进贡,他乘机向赵匡胤请求舒州田宅,赵匡胤下诏赐给了他。后来他又一次出使宋朝,但生病了不能朝见.赵匡胤待他素厚,此时特别可怜他,便派太医为他诊视,后放他回金陵。他后来改授常州观察使而去世。他撰有《冯延鲁文集》,已佚。
冯延鲁在南唐时声名不好,时人称他为阿谀奉承、浊乱朝政的“五鬼”之一。他非常热衷于当官,但嘴上还常说“想退下来”之类的话,许多官员都看不起他。有一次众官员在一起等候上早朝,冯延鲁又说类似的话了,并说他退下来时,主上能象唐玄宗将(绍兴)镜湖赐给贺知章那样,将玄武湖赐给他就心满意足了。大臣徐铉冷笑说:“主上对于近臣,还会舍不得一个玄武湖吗?但可惜现在没有贺知章罢了!”说得冯延鲁哑口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