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简(860-928),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在吴天佑七年(910)左右任常州刺史。
他资质瑰伟,很有胆勇,起初是割据者赵锽的部下。杨行密攻打赵锽时,李简降附了杨行密,任队长。杨行密在广德与孙儒交战时,被孙军重重包围,李简率卒百余人,投身突战,救出了杨行密,因功升为黑云都指挥使(杨行密打败孙儒后,选其尤勇健者五千人,厚加供给,以黑衣蒙甲,号“黑云都”,每战,使之先登陷阵,四邻畏之)。后领兵战濠州、寿州、苏州等处,所向有功。又参与打败宣州叛将田頵,因此出名。李简本姓陈,此时便想恢复本姓,杨行密说:“天下皆知有李简,哪一个知道陈简?”于是未恢复陈姓。
杨行密死后,大将王茂章在宛陵叛变,朝廷令李简进讨。王茂章逃走,李简升任楚州团练使。吴越屡次进犯无锡,于是任李简为常州刺史,屯兵以备。吴天佑七年(910),吴越的湖州刺史高澧叛降吴国,吴国便派时任常州刺史的李简率兵前往接应,拔出高澧等五千余人,但未取得湖州。李简后任鄂岳观察使、武昌军节度使,加镇西大将军。袭破复州,俘知州鲍唐以献。乾贞二年(928),加西南面招讨使,入朝觐见,卒于途,年六十九。
李简镇守长江中游之地十余年,敌人不敢侵犯。但他残忍好杀,又非法重敛,鄂民家中富有的,无不倾家荡产,因此他被舆论鄙薄。当初徐温掌握淮南军政时,李简与李遇等都不服,后徐温诛杀了李遇,李简却获寿终。写《十国春秋》的吴任臣感叹道:“李遇一言之失,遂发祸机,李简时怀内愤,而卒获考终,其亦有幸不幸也夫!”这其实不难理解:第一,李简虽然对徐温时怀内愤,但他没有象李遇那样有不入朝、不受代的举动。第二,李简与徐温是儿女亲家,李简的女儿嫁给了徐温的二儿子徐知询。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徐温杀李遇,不是出于个人恩怨,而是为了“杀鸡给猴看”,借此震慑不服的诸将。既然“猴子”已经听话了,就用不着再多杀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