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肃,孟州济源(今河南济源)人,在唐贞元十四年(798)任常州刺史。
裴肃在常州的政绩不详,他在此任职的时间只有数月,当年九月升任浙东观察使,但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丑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毫不留情地记载:“常州刺史裴肃以进奉迁浙东观察使,刺史进奉自肃始。”看来裴肃的升官是靠进奉得来的。而且在此之前,向皇帝进奉的都是节度使、观察使等相当于省级以上的地方官员,裴肃打破了这个规矩,成为唐代一州之长直接向皇帝送礼的第一人,开了非常恶劣的先例,所以司马光以春秋笔法予以明记。
谈到进献(进奉),不得不说到唐德宗李适。裴肃就是因进奉被唐德宗提拔的。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代宗病逝,其长子李适即位,史称德宗。德宗在位二十六年多,除了唐高宗和玄宗外,唐朝没有一个皇帝比他在位时间长。综观唐德宗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充满了矛盾和悲剧色彩。他在登基之初,也曾大胆革新,果敢有为,但在积重难返的局面下连碰几次钉子后,性格和行动都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从初期的信任大臣、宰相变成了拒谏饰非、刚愎自用;从一心用武力削藩变成了对藩镇姑息迁就;从对宦官的疏斥到非常委重,使宦官掌握皇帝禁军和外出担任监军等成为制度;尤其是从初期的节俭和禁止各地进献变成了大肆聚敛,鼓励进献。
所谓进献,是指中央和地方官员在法定的赋税和各地常贡之外,向皇帝的额外贡献,也称进奉或贡奉。进献的物品种类繁多,其中金银玉器占大多数。进献的财物不入国库而入内库即皇帝的私人仓库,当时为“琼林”、“大盈”二库,由皇帝直接支配。
唐代各级官员向皇帝进献物品主要是为了邀恩取宠,谋求加官进爵。唐初百余年间,政治还比较清明,皇帝对臣下这种求宠取媚的手段,多以劳民伤财为由加以拒绝。唐玄宗开元初 ,曾将官吏进献的锦绣珠玉等物品于朝堂内公开焚毁,以向四方表示拒绝进献。但是到了玄宗后期,重用了李林甫、杨国忠等侫人,朝政日益腐败,进献之风迅速蔓延开来。到了唐代宗时,每逢元旦、端午、冬至和皇帝生日,官吏都要进献财物,号为“四节进奉”。到唐德宗后期,“尤专意聚敛”,进献之风更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四节进奉”之外,又有“月进”、“日进”、“助军”、“贺礼”、“助赏”等各种名目。这些进献的物品“皆云‘税外方园’,亦云‘用度羡余’”,说是节省下来的,“其实或割留常赋,或增敛百姓,或减刻利禄,或贩鬻蔬果,往往私自入,所进才什一二”。进献在讨得皇帝及上司欢心的同时,进献者还大肆中饱私囊。这些负担最后都只会转嫁到老百姓头上,大大加重了他们的苦难。
裴肃任浙东观察使后,曾率兵擒杀起兵反叛、攻陷浙东州县的明州镇将栗锽,算是为朝廷解了点忧,其它未见他做过什么实事。但他向皇帝进奉看来是一以贯之的,史书上虽然未有记载,但出土文物却证明了这一点:1962年西安市北郊坑底寨出土的双凤纹大银盘盘底刻有铭文:“浙东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大中大夫守越州刺史兼御使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裴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