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道(?-629),本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世居郑州,在唐贞观初(627-629)任常州刺史。
李玄道有文学才华,仕隋为齐王府属。隋末农民大起义时,他投入李密起义军,任李密的记室(相当于秘书之类)。李密被王世充击败,李玄道与其他人一起被王世充俘虏,其他人都非常害怕,彻夜不眠,只有李玄道神色不变,说“生死有命,害怕有什么用!”倒头呼呼大睡。大家都佩服他的胆气。第二天,他被绑去见王世充时,举止不改常态。王世充早闻其名,见他如此镇定,更加器重他,亲自解开他的绑缚,并任用他为著作佐郎。
李世民击败王世充平定洛阳后,李玄道归附了李世民。李世民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功劳最大,被其父李渊封为秦王,李玄道任秦王府主簿。后李渊因李世民功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于是特置天策上将一职,任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李世民于是在宫西建文学馆,精选十八人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李世民经常到馆中与诸学士讨论文籍,常常到夜半才歇。李世民还让人为这些人画像、作赞,号十八学士。“士大夫能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海中仙山名)”,是非常光荣之事。这十八学士虽然品秩并不很高(高者从四品下,低者从八品下),但都是才学富赡之士,当时和后来绝大部分都非常有名,如房玄龄、杜如晦,后来都是贞观时的名相。李玄道也是其中之一,他的品秩为从六品上。可见其才学很好,很受李世民的赏识。
唐贞观元年(627),李玄道任给事中,被封为姑藏县男。大将王君廓任幽州都督,李世民认为他是武将,不懂政事,于是任命李玄道为幽州长史,由李玄道来主持政事。王君廓曾在隋末拉起几千人的队伍,后归顺了李渊,在平定王世充、窦建德、攻打突厥等诸次战役中都立下功劳,战绩不错。但其人狡猾多变,品行不佳。隋末时,他与其他两股民军驻军在一起,大家商量要去投奔李渊,结果他袭杀了另两股民军首领,兼并其众后却去投奔了李密。但李密待其不礼貌,他一怒之下才重新投奔李渊。唐武德年间幽州大都督是李渊堂兄之子庐江王李瑗。李瑗性格懦怯,非将帅之才,李渊便让王君廓任右领军将军,去辅佐李瑗。李瑗很依赖他,对他推心置腹,并许诺两家联姻。李瑗与太子李建成的关系很好,李建成企图谋害李世民时,就与李瑗深相联结。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被杀,后李世民召李瑗入朝,李瑗犹豫不决。王君廓想陷害李瑗而自己立功,便装模作样对李瑗痛哭流涕地说:“大王你是国家至亲,拥兵十万守卫边疆,怎么听一个使者的召唤就入朝呢?现在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已如此下场,你看还保得住自身吗?”他鼓动李瑗造反。有人劝李瑗说王君廓是反复无常之人,不可相信。但李瑗却相信了他的话,将内外兵权全部交给了他。兵权一到手,王君廓便声称李瑗造反了,自己带兵冲进城去抓李瑗。李瑗这才知道上当了,大骂他:“小人卖我,你将来也不得好死!”李瑗被王君廓勒死。李世民便任王君廓为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大都督,接替了李瑗的位置。
王君廓在幽州“骄纵多不法”,李玄道到任后阻止和纠正他,两人便产生了矛盾。王君廓知道李玄道是秦王的府属,与李世民关系非同一般,又是房玄龄的外甥(一说房玄龄是李玄道的外甥),于是想拉拢李玄道,他送了一个婢女给李玄道。李玄道一问婢女,得知她是被王君廓抢来的良家之女,便立即将其放回家。王君廓知道后心内不安,两人的矛盾更深了。后王君廓奉命入朝去见李世民,李玄道托他带一封信给房玄龄。走到半路,王君廓偷看了李玄道的信,但因为字迹潦草,王君廓不认识,便心虚起来,认为这是李玄道用暗语向房玄龄告自己的状,图谋陷害自己。于是他不敢入朝了,走到渭南便杀掉驿吏,叛逃到突厥去,结果在途中被“野人”所杀。
王君廓之死虽然是因为自己心虚,但毕竟与李玄道有关,于是李玄道被流放到南方边远之地。但不久他即被召回,改任为常州刺史。他在常州为政清静简朴,百姓安定,李世民下诏给予表扬和奖励。后来他上表乞退,李世民加授他为银青光禄大夫,给俸禄退休,不久他去世。他是唐代文学家,著有文集十卷,已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