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宪之(436-509),字士思,吴郡吴(今苏州)人,在南齐建武年间(494-498)任过晋陵太守。
顾宪之在刘宋朝任过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薄,建康令;在南齐朝任过衡阳内史,太尉从事中郎,晋陵太守,行会稽郡事,行南豫南兖二州事,吏部尚书郎,豫章内史等;梁朝建立后任大中大夫。
刘宋元徽中(473-477)顾宪之任建康令时,处理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人偷了牛,牛被主人认出,但偷窃者也称牛是自己的,两家的讼词、证据都一样,前任县令不能判决。顾宪之到任后听说此事,便对两家说:“不要再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于是下令解开牛绳让它自己走,结果牛直接走到原主人家去了,偷牛者只得低头认罪。他揭发奸邪、审理案件都是如此机智,当时人称他神明。对朝廷权贵的请托,他从不阿谀顺从,对贪残的官吏,都根据法律公正处理,从不偏袒和放纵;自己又非常清廉节俭,尽力治政,因此深得民心。建康老百姓喝到好酒,便称这是“顾建康”,意思是说顾宪之为政之美就如同好酒一样沁人心肺。
南齐朝建立后,顾宪之任衡阳内史。此前,衡阳境内连年发生瘟疫,居民死去一大半,导致棺木价格大涨。居民买不起棺木,便将死者用苇席一裹,丢弃在路旁,这更加加重了瘟疫的传染。顾宪之立即下令安葬所有死者,死者亲属有能力的由亲属安葬,无能力或无亲属的由官府安葬,他还拿出自己的俸禄捐助贫困之人,妥善解决了这一问题,控制了瘟疫的蔓延。当地还有一个陋俗:山里百姓患了病,都说这是先人带来的祸害,便去挖开祖先的坟墓,打开棺木,用水冲洗死人的骨头,说只有这样“除祟”后病人才会好。顾宪之严禁这样做,并用道理开导百姓,让他们找医生看病,终于除去了这一陋习。他的上级州刺史到各地督察事务,发现只有衡阳无诉讼官司,于是感叹说:“顾衡阳的教化可以说是达到最高境界了。假如本州九个郡全都这样,我还有什么麻烦事呢!”顾宪之后回朝任职,又出京行会稽郡事。当时会稽人吕文度在齐高帝萧道成身边很得宠,他在余姚大起府第,在当地任意横行。顾宪之立即上表启奏此事,拆掉了吕文度的府第。吕文度因母丧回家,郡县官员争相前去吊唁,而顾宪之却不与他交往。吕文度虽然深恨顾宪之,但因为抓不到顾宪之的错处,拿他没有办法。
顾宪之后行南豫、南兖二州事。竟陵王萧子良在宣城等三县交界处建立兵营,划地数百里禁止百姓进入。顾宪之说这是害民之策,据理力争说不能这么干。萧子良也是个贤王,对顾宪之说:“如果不是你,我听不到这么恳切的话。”于是撤消了这个决定。
梁朝建立后,顾宪之因病逐渐加重,于是辞职回乡,在家中还被梁武帝萧衍任为大中大夫。他于天监八年去世。顾宪之虽然多次担任过州郡主官,但一点积蓄也没有,告病回乡后,家徒四壁,以致经常忍饥挨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