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和(287-351),字君孝,吴郡(今苏州)人,在东晋太宁中(323-326年间)领(兼)晋陵太守。
顾和二岁便丧父,从小很有节操。长大后大臣王导、王敦、郗鉴等都请他担任过府中的幕属,所任都以称职著名。《咸淳毗陵志》称他领晋陵太守时,“以政著称”。他后来做过散骑侍郎,御史中丞,吏部尚书,尚书仆射,尚书令等多种高官,晋廷很倚重他。
顾和很机警聪明,有识达远见。他当王导的从事,有一次入朝时,正停车宫门外搔虱。大臣周顗经过,见他不向自己打招呼,便回过头来指着他胸口说:“你这里面有什么东西?”顾和明白这是责怪他不用心,小臣见了大臣不礼貌之意。他不能直接回答是“心”,于是便不慌不忙地答道:“此中最是难测之地(人心最难测之意)”。周顗入宫后见到王导,便夸赞说你的属吏顾和机警有才,是令仆(尚书令、尚书仆射)之材,王导也认为是如此。有一次顾和去见王导谈事情,王导因疲劳正在小睡,顾和想叫醒他,但又不能直接去叫,便故意提高声音对同座说,以前常听族叔们说王公翼戴中宗(元帝),保全江表,功劳很大。现在见他体小不安,真令人喘息。王导听到便起来了,对顾和说:“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后来,王导派遣属吏包括顾和去州郡考察官员,其他人回来都纷纷报告二千石官长(指郡守)的得失,独顾和无言。王导问他:“你听见了什么?”顾和回答说:“你辅佐皇帝,宁可使网漏吞舟,何必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呢?”王导听了嗟叹称善不已。
顾和最为人称道的是敢谏直言,不畏权贵。他当御使中丞时,弹劾了贪赃百万的尚书左丞戴抗,将他治了罪,又奏免了有连带责任的尚书傅玩、尚书郎刘佣的官,百官都很怕他。晋成帝因保姆周氏有保护养育之功,想赐给她名号,朝廷内外都奉诏,只有顾和上书反对,他说,周氏的功劳并未被遗忘,皇帝给她的恩泽已经过于深厚了。对保姆赐给名号,这事只有汉灵帝干过,他封乳母赵娆为平氏君。但这是末代皇帝的私恩,不值得仿效。皇帝的举止是要记录下来的,如果你这样做了,后代怎么看呢?晋成帝只得听从了顾和的意见。南中郎将谢尚领宣城内史时,擅自拘捕泾县令陈干并杀了他。朝廷有关部门弹劾谢尚,但由于谢尚是皇太后的舅舅,因此皇帝下诏宽免他。顾和又上奏说,陈干并非冒犯军戎,不能由都督(指谢尚)审理。而谢尚“蒙亲贤之举,荷文武之任,不能为国惜体,平心听断,内狭小憾,肆其威虐”,造成“远近怪愕,莫不解体”,影响是很坏的。即使他是外戚,“宥之有典”,但对他的下属,“宜正刑辟。”虽然皇帝这次没有采纳顾和的意见,但可以看出他的刚正不阿。史书说“(顾)和居任多所献纳,虽权臣不苟阿挠”。
顾和于永和七年(351)去世,年六十四。追赠侍中、司空、谥曰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