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333),字处明,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在西晋永嘉元年(307)后任过溧阳县令。
王舒年轻时因为天下变故,不肯出来做官,在家潜心学习。他是王导和王敦的族弟,很得王敦的赏识。王舒四十多岁时,前去依附时任青州刺史的王敦。后王敦被朝廷召任为秘书监。因为当时天下已大乱,“寇路难行”,王敦只能单身前往洛阳任职,连家眷都不能带。王敦留在青州的辎重珠宝很多,亲戚朋友们无不竞取,只有王舒看都不看一眼,所以他更加为王敦所赞赏。
永嘉元年,琅琊王司马睿(就是后来的东晋元帝)南渡长江,移镇建业,王舒随同家族一同南迁。他后来任镇东参军、溧阳县令、东中郎将司马、北中郎将、监青徐七州军事、少府、廷尉等职。
王舒是东晋初年掌权士族琅琊王氏的一员,所以升迁很快。他的族兄王导、王敦在司马睿镇守江东时“同心翼戴”,出力扶植,为其登基称帝立有大功。司马睿一开始也对王敦、王导“推心任之”,任王导为丞相,专主机政之事;任王敦为江州刺史,都督江扬等六州诸军事,掌握长江中游的重兵,总掌征讨之事。司马睿登基称帝接受百官朝拜时甚至要让王导“升御床共坐”,可见王氏势力之盛及司马睿对王导的感激之情。当时王氏子弟遍布重要岗位,以至有“王与马(司马),共天下”之说。
但是好景不长,因王敦自恃有功而想专制朝廷,司马睿对他由害怕而至厌恶,便开始自树心腹,疏远防备王敦了,连王导也被疏远。王敦忍耐不住,便于永昌元年(322)正月,发兵鄂州(今武汉),以清君侧为名,进逼建康,不久便进入京城,杀了司马睿的一些亲信,掌控了朝政。王舒此后被王敦表荐为荆州刺史、监荆州沔南诸军事。司马睿在忧愤中死后,其子司马绍继位(晋明帝),在胁迫之下手诏征王敦入朝辅政。王敦领兵进驻姑孰(今安徽当涂),在此遥控朝政,日夜与亲信谋划篡逆之策。晋明帝忍无可忍,于是征兵讨伐王敦。王敦便第二次兴兵犯阙,但他有篡位之心,却无篡位之命,不久便病死了。他的养子王应(王敦没有儿子,以其弟弟王含的儿子王应为养子)和谋主钱凤等继续领兵进军,后被朝廷军队打得大败而逃。
如果说在王敦第一次兴兵逼宫时王导、王舒的态度还比较暧昧的话,那么当王敦第二次兴兵逼宫时,王导、王舒则全都站到了朝廷的一边。王敦领兵驻扎在姑孰时,王舒的儿子王允之正在王敦身边。有一天晚上,王敦正与亲信商量逆谋,给睡在房间里面的王允之听得清清楚楚。王允之怕王敦怀疑,便假装喝醉了,吐得一地狼籍。王敦真的进来查看,见王允之呼呼大睡,房内脏乱不堪,便真以为王允之喝醉了,未听到他们的谈话。王舒当时正在建康,王允之便以探亲为由到了建康,将王敦的逆谋告诉了王舒,王舒又告诉了王导,然后两人一同去报告了晋明帝司马绍,使朝廷提早作好了准备。
到王应等进兵犯阙失败时,王舒正在荆州刺史任上。王含、王应父子认为王舒受过王敦的大恩,便前去投奔他。王舒派兵抓住他们,将他们扔进长江淹死了。按例,抓住王应等叛乱的重犯是应该交给朝廷处置的,怎么可以擅自杀掉呢?这是大义灭亲还是杀人灭口呢?恐怕谁也说不清了,反正晋廷没有追究。
王舒后来任过湘州刺史,尚书仆射等。晋明帝死后,其子晋成帝司马衍嗣位,其舅舅庾亮辅政。庾亮疑忌此前在平定王敦逆乱中立有大功、此时手握重兵的历阳内史苏峻,于是征他入朝为官。王导等恐怕苏峻不就征而威胁朝廷,想用王舒作为外援,于是任他为会稽内史,让他掌控东方一带地方。王舒不肯去,说自己父亲叫王会,应该避讳。朝议认为王会的会和会稽的会虽字同但音不同,不存在避讳的问题。但王舒仍不肯去。朝廷没有办法,于是将会稽改名为郐稽,然后催促他上任。王舒没有办法了,只得上任。到咸和二年(327),苏峻联合豫州刺史祖约进兵建康,第二年初便攻陷了京城,控制了朝政。
当苏峻起兵时,朝廷任命王舒行扬州刺史事,后又任监浙江东五郡军事,交给他防守建康东南方向的重任。苏峻攻陷建康后,王导等便以太后的密谕让三吴地区吏民起义兵来救皇帝。王舒便发兵渡过钱塘江,与苏峻的部队在苏南、浙北一带交战,虽然败多胜少,不能直达建康,但有力地牵制了苏峻的精锐部队,使西路讨伐苏峻的朝廷军队最终击败苏峻,收复建康。之后,王舒派他的儿子王允之等率军在金坛、溧阳等地歼灭了苏峻的残余部队。
王舒在东晋初平定王敦、苏峻两次动乱中都立有功劳,他因此被封为彭泽县侯,但不久去世。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