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辅,字扶轩,常州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取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因喜欢戏剧,课余之外,入日本著名新剧导演藤泽浅二郎创办的俳优学校学习表演、舞台艺术,学到了很多有关编导、表演方面的知识,并加入早稻田大学的文艺协会,是当时留日学生中唯一受过这方面训练的新剧人才。他能编、能演、能排,常和日本新剧演员岛村抱月、松井须磨子、河竹紧俊等同台演出《哈姆雷特》等新剧,光绪三十三年加入由李叔同、唐肯等留学生在东京成立的春柳社。不久,剧务由他和吴楠负责。他善于交际,与日本新剧界较熟,春柳社凡演出需要的布景、道具、服装、剧场等都由他出面商借。先后在锦辉馆等上演《黑奴吁天录》、《鸣不平》、《金色夜叉》、《不如归》、《热血》等新剧,其中在《鸣不平》中饰女主角;《热血》中饰男主角画家,演得非常成功,颇受观众喜爱,成为留学生中最出色的演员。留学期间,他还利用清宣统二年(1910)、三年的暑假回国机会,将传播到国内,在上海味莼园演出3个星期,将日本新派戏作家佐藤红绿的《潮》改译成中国剧本《猛回头》;《云之响》改排成《社会钟》等,使新剧在中国舞台上逐步传播开来。
1912年,陆毕业回国,与王钟声、徐半梅等在上海创立文新剧场,上演自编自导的《爱海波》等。1913年3月,与马降士等发起成立新剧同志会,并任会长。租借三马路大舞台,公演自编自导的《家庭恩怨记》。同时,应鸣社邀请,在九江路新新舞台客串吴敬恒编的革命戏《黄花岗》,饰黄兴,演得慷慨激昂,悲壮动人,大大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同年秋,他为了把上海已经时兴的新剧运动推向全国,率领春柳社社员到长沙、汉口、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巡回演出,历时一年左右,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次年8月回到上海,在南京路外滩租谋得利戏院,易名春柳剧场。曾上演《鸳鸯剑》、《运动力》、《神圣之爱》、《怨偶》、《浮云》、《芳草怨》、《陈七奶奶》、《文明人》、《亡国大夫》、《中山狼》、《爱晚亭》、《新戏迷传》、《田小辫子》、《寄生花》、《红楼梦》、《真假娘舅》、《异母兄弟》、《血蓑衣》、《爱欲海》、《夺嫡奇冤》等。这些新剧大都由他编导,在上海颇有影响。欧阳予倩评价他是“当时话剧界的唯一通才”。
陆自从日本回国后,先后在上海等地,利用新剧同志会、春柳剧场名义,上演了80余个剧目。这些新剧的内容大多是称赞爱国志士、见义勇为者和江湖豪侠;宣扬纯洁的爱情、婚姻自由、爱人如己、舍己为人;反对高利贷者,以富贵骄人、恃强凌弱、纵情享乐;揭露官场腐败。剧情多为同情被压迫者、受苦穷人等,起到鞭笞社会腐败与黑暗的目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严禁各地上演进步新剧,凡是进步内容的新剧均受到限制。正在发展中的新剧事业,逐渐向庸俗方面堕落。陆不愿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但剧场经营越来越困难,他既要筹集演出费用,又要编戏、排戏、演戏,颇为艰难。由于积劳成疾,不久患病逝世,年仅30岁。噩耗传出,时人无不痛惜。春柳社从此告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