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长孺,号啸圃,常州人。生于官宦家庭。25岁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任户部主事。他治学严谨,博览群书,尤好欧美译著,“深窥新理及中西学术、治术源流异同之旨”,主张“废科举,兴学堂”。提倡科学文化。所言“变法改革”之主张被管学大臣张百熙评为“博大宏深,开拓万古心胸,推倒一世豪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被张聘任称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期间为普及我国的新式教育,曾拟订《学务纲要》等20个系统规则,通称“奏定学堂章程”,由张之洞、张百熙等于光绪二十九年呈奏清廷颁布。他在提倡新学的同时,还主张对文字进行改革。认为中国的文字存在“字义难识”、“律例不一”、“宗派繁多”三大难于推广的障碍。改革的办法“字义”上要避繁趋简,改变过去以“义”辨字为以“音”识字,效法“欧美非澳”国家推行的拼音法。强调语言与文字表述上的统一,做到“能语言之人,即能文字之人”。“律例”上主张全国应统一语法,不能因地而异,各自为主,使初学者无所遵循。至于“宗派繁多”的问题,应规定统一格式,奏疏用“立言之体”,书牍以“运典为工”。是年,他被调到湖南,历任督粮道、按察使等。其时湖南巡抚赵尔巽、湖广总督端方根据清廷颁布的学堂章程,正计划大兴学堂,于是他成为办学的左右手。一时湘省在他的规划布置下,先后兴建多所学堂。同年政府与列强签订粤汉铁路借款合同,他公开呼吁“废约保路”,支持了人民收回主权而兴起的路潮运动。
光绪三十二年4月调到奉天任提学使。其时奉天自光绪三十年发生日俄战争以来,满目疮痍,一片荒凉景象,加上东北地处边塞,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尽管科举已废,但新式学校极少。张认识到要兴办教育,需培养师资力量。于是,他在省城设立学务公所,创办师范简易学堂、师范简易科、师范专习所和体操专修科。到关内聘请有教育经验的学者到奉天讲学,为东北培训了一批师资队伍。接着,陆续办起格致测算专修科、实验学堂、省立中学堂,从日人手中接办商业学堂,对维城小学、蒙文学堂及简陋的城乡小学加以修缮,添建校舍,购置教学设施、文具用品,使这些学校初具规模。他还在奉天成立省教育会并督促各县成立劝学所,鼓励私人捐款办学。通过他的大力提倡,奉天省属各府、厅、州、县相继兴起办学热潮,据光绪三十四年调查,全省学堂增达2122所,在校学生达8.5万余人。在短短的几年中,他在奉天振兴教育,其速度与长江流域的省市不相上下。他不仅重视教育的普及,还强调教学质量。当时所办师范简易科学生成绩,经清廷学部考试验收,颇佳,获嘉奖传示全国,曾有“非提学使之力,何以至此”的赞誉。
他还关心图书事业。光绪末年在奉天小南门外宗人府胡同创办最早的省城图书馆(今沈阳图书馆),派人到关内购置大量官私刻本和西洋科学书籍,供人借阅。随后向总督申请,拨巨款在大南门文庙附近新筑图书馆。
张鹤龄为了振兴教育事业,不辞辛劳,对各项学务可说无不躬亲过问,如课程的编配、学堂规章的审订,都精心规划。这时,他已积劳成疾,仍带病召集各处办学绅董,商量筹办校务计划,不断批览视学报告,提出应建、应革事宜。不久,病逝。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有“天下言学使皆曰张公”的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