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寿平,后以字为名,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筠谷樵隐、白云外史、云溪隐渔、东园客、东园草衣生、雪衣居士、瓯香散人等,晚年号南田老人。
少从伯父本初学画,后随父至闽,参加抗清义军,兵败被掳。曾在灵隐寺为僧,后还俗。一门忠于明室,气节凛然。虽“家酷贫,风雨常闭门饿”,也坚决不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而靠卖画赡养父亲,生活十分清苦。其画先学王蒙、倪瓒的山水,后承徐熙、黄鉴的花鸟。其作花卉,不用笔墨勾勒,全以五彩染成;点染同用,创没骨花卉一大流派。其诗笔超群,为“毗陵六逸”之首,诗作辑入《国初十家诗钞》。书法得褚遂良神髓,时称“恽”字,有恽帖传世。其诗、书、画三者均名,被誉为“南田三绝”。
他耿介清高,遇知己可“匝月为之点染”,“非其人则视白金如土芥,不市一花片叶”。卒年58。家贫子幼,知友王翚葬之。墓在上店其父日初墓旁。1983年两墓重修,并在马杭桥建恽南田纪念馆。创作书画最多的“瓯香馆”(临溪小筑)遗址在后北岸。著作有《画鉴评》(1卷),《画跋》(总3卷),《南田诗草》(5卷)、《瓯香馆诗集》(总15卷)、《瓯香馆尺牍》、松烟肥研斋《恽帖》(2卷)等。恽帖刻石尚存东下塘周氏宗祠壁内。王忭尝作杂剧《鹫峰缘》,谱其早年流亡传奇;沈受宏作《赠毗陵恽正叔一百韵》述其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