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市史志系统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史志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严格遵循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从严从紧,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坚持问题导向、建章立制,全市史志系统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丰硕的思想、实践、制度、作风和发展成果。 2.常州方志馆建成开馆,首月参观者突破5000人,省市媒体竞相报道。2013年12月,经委办争取,市政府明确选址管干贞故居西侧辅房,改造布馆,建设常州方志馆。作为项目组织方和责任单位,委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投入方志馆建设之中,仅用10个月时间,圆满完成了从方案设计、组织建设,到布展陈设、开馆策划等大量工作。常州方志馆于10月28日正式开馆,省、市多家媒体在第一时间跟进报道,江苏省委新闻网、网易新闻等省内外主流媒体均对方志馆开馆进行了报道。 3.《常州市编史修志志》出版。《常州市编史修志志》是常州史志工作者自己写自己的一部志书,也是江苏省内第一部公开出版的编史修志志,于2009年5月启动征编,历时5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1月,《常州市编史修志志》与委办另一部著作《常州辛亥风云录》一起荣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4.《中国共产党金坛历史》第二卷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金坛历史》第二卷于2012年1月启动征编,经过纲目制订、资料征集、史稿撰写、评审定稿等四个阶段,历时两年,2014年3月总纂完成,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5.常州及金坛、溧阳、武进2014年版年鉴如期出版。为更好体现时代、地方和年度特色,常州及金坛、溧阳、武进2014年版年鉴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框架结构,科学安排流程,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全面、系统、准确记述各项重要活动、重大事件和各行各业的新变化、新做法、新业绩。 6.《常州通史》编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14年,委办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初步确定《常州通史》成书规模、总体框架、编撰思路和进度计划,先后组织纲目讨论会4场、现代卷撰稿人会议1场。《常州通史》80万字,上起史前,下至2010年。该书实行学术主编负责制,由专家主持、专家撰写、专家评审。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担任学术主编,国内知名史学专家及本地文史专家参与撰稿,目前该书初稿已基本完成。 7.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缨批示肯定委办人才建设和培养工作。为培养和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的史志工作者队伍,全面服务于新时期史志工作需要,委办于6月出台《市委党史工委、市地方志办关于加强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重点抓好业务培训、课题研究、岗位锻炼等八方面工作。委办按照《意见》精神,实施轮岗交流4人次;制订研究课题实施细则,启动课题27项;组织30余人次参加史志业务培训班;启动“史志小讲堂”“推荐一本好书”等活动;召开信息写作点评会、市志编纂点评会,以评代训,取得较好效果。 8.《中国共产党常州历史大事记(1919-2012)》编纂完成。党史大事记是我市“十二五”党史工作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是我市第一本从1919年贯穿到2012年的中共常州历史大事记,该书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常州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懈探索和取得的伟大成就。2012年启动征编,经过多次修改补充,2014年12月交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9.第十五次全国地州区县年鉴研讨会在武进召开。10月15—16日,由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主办、常州市武进区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第十五次全国地州区县年鉴研讨会在武进召开,来自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州县区年鉴编纂单位代表共248人参加会议。本次研讨会以“规范为本、创新为要”为主题。围绕年鉴编校的实践与思考、年鉴组稿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进行研讨。研讨会还同时举办全国年鉴展示,共展出全国各地最新年鉴近百种。 10.《常州市志(1986-2010)》完成分纂提升,通过专家审读。《常州市志(1986-2010)》的编纂是委办的核心工作之一。2014年委办全力推进,先后研究出台市志分纂工作方案,成立编纂工作小组,研究印发市志编纂规范和行文通则,并建立月例会制度,分卷到人,集中攻关。年内,组织召开市志编纂工作会,举办市志编纂培训班,开展志稿点评交流会,组织召开专家审读会。目前《常州市志(1986-2010)》50卷分纂提升工作基本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