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智慧方志馆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史志报刊 >> 风采 >> 内容
《溧阳日报》渊源
发布日期:2013-03-26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2003年底不少县级党报取消后,一时全国县级党报成为集报者争相收藏的热门专题。追根溯源,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曾有一份报纸在溧阳地区被干部群众视若珍宝,它传递着党中央的声音,激励着干群的斗志,在艰难困苦的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由溧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溧阳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版)、中共溧阳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领导小组编著的《溧阳革命斗争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版)记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溧阳日报》是溧阳地区最早的党报。
  溧阳,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古县新市。它位于长江中下游,苏浙皖边界,东临太湖,三面环山。境内岗峦起伏,河网纵横,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在风起云涌的年代,溧阳的民众始终站在正义战争的前列。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溧阳县学生会组织全县学生先后举行集会、游行,支援北京的学生运动。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溧阳县学生联合会致电上海学联,声援其罢课斗争,并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演说,抵制日货。溧阳冶坊工人与无锡、常州等地的工人,在五卅运动的影响下,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溧阳进步青年陶岂页之(后脱党)、陈兆麒(陈智方)等人,在外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或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回原籍开展党、团活动。马列主义的传播,大革命的影响,给灾难深重的溧阳人民以启迪和希望。1928年4月,大刀会教练叶凤山竖起“奉天命大刀会”“奉天命共产党”“奉天命共进会”的旗帜,在溧(阳)句(容)边界,聚集数百人,并攻占溧阳城6小时,捣毁县署,释放监犯。1932年2月初,中共南京市委派中央大学学生狄超白(原名狄幽青)回家乡溧阳建党。狄根据市委交给的临时组织关系上的名单,找到了葛春霖、段超人,再由葛与原溧阳支部书记陈智方取得联系后,正式成立中共溧阳特支,狄超白任书记,陈智方任组织委员,葛春霖任宣传委员。特支成立后,积极发展党、团员,成立统战性质的“二一学会”,并创办《溧阳日报》。参加办报的有:狄超白、段超人、沈兰芝、茅荣林(非党员)、蒋星德(非党员)等五人。沈兰芝任社长,狄超白任主编,其余三人为编辑。社址设在溧阳城内同乐巷的沈兰芝家中。经费由沈兰芝资助。从苏州花200多元买来一批由美国进口的无线电元件,安装成一台五灯收音机,收听和纪录国内外新闻。
  1932年2月20日,《溧阳日报》正式创刊。这是一张四开、排老三号字、以发表纪录新闻为主的地方报纸,由竞华印刷厂承印,印数为几百份。报纸宣传“九•一八”事变与“一•二八”事变的真相,揭露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及勾结日本的罪恶活动,号召抵制日货,以此唤起民众,团结抗日。之后,报纸还发表狄超白采写的《育婴堂的调查》《监狱视察记》等文章,抨击国民党当局的腐败,为广大读者树立了新的形象,更深受广大知识青年和工人群众的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好评,但也引起了国民党溧阳县党部和县政府的注意和仇视。
  是年3月中旬,中共南京市委负责人王善堂、路大奎等自首叛变,供出溧阳党组织。于是,国民党南京警备司令部打电报给溧阳县政府,指名逮捕李幽青(即狄幽青)、郭青云(即葛春霖)、陈达(即陈智方)三人。尽管狄超白当时上报化名为李幽青,由于名字相同,又写了一些揭露、抨击国民党当局的文章,溧阳国民党当局分析后认为,李幽青即狄幽青,就予以逮捕,押往南京。在法庭上,狄超白矢口否认自己的政治身份,但仍被判刑10年,监禁在国民党中央陆军监狱。溧阳县政府因未找到郭青云、陈达,两人得以隐蔽,继续从事地下活动。狄超白被捕后,《溧阳日报》被封。这张党报只办了7期,就在专制统治下停刊。
  报纸虽然被迫停办了,但党的火种犹在,党的影响犹在,为尔后抗日救亡活动的兴起和溧阳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党报的创始者狄超白在被囚禁国民党牢狱时,秘密地写出了《通俗政治经济学》一书,1936年由新知书店出版。1949年6月,增订后改书名为《经济学讲话》。建国后狄超白历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统计处长、国家统计局综合处长、中国科学院委员兼社会科学部常委、中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等职。1977年11月7日,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67岁。
  2010年2月,根据省委办公厅《全省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溧阳市在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中对掌握的全市革命遗址的基本情况,形成了革命遗址统计表、登记表和普查报告等革命遗址普查资料。将中共溧阳特支机关报《溧阳日报》旧址列入普查对象,发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溧阳特支机关报《溧阳日报》旧址房屋已被毁,为街道新小区的高楼大厦所代替。但就是这份当年从溧阳城内同乐巷平房里诞生的饱含墨香、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报纸,使得那些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政治觉悟得到了新的提高。溧阳的先进知识分子、进步学生也是从这份报纸中学习研究到了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溧阳大地上更加广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溧阳儿女为建设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hangzhoushizhi@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